[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转向管柱固有频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4747.6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9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徐爱群;孙祖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8 | 分类号: | B62D1/18;B62D6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1125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转向 管柱 固有频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机械系统固有频率的方法,特别是汽车转向管柱固有频率的提高。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系统的功能是遵循驾驶员的输入指令使转向轮转向,以获得总体上的车辆方向控制。其转向管柱在汽车中主要起支撑、固定转向盘,传递驾驶人员通过转向盘施加的扭矩,驱动方向机工作,以起到控制汽车行驶方向的作用。传统的转向管柱主要包括转向轴、转向管柱管体、转向管柱安装支架。转向轴通常是一根上端加工有连接花键、下端焊接万向节叉的整体轴,转向管柱管体是上下两端铆合安装轴承的圆管,在转向管柱管体上焊接有刚性的安装支架,转向管柱通过螺栓螺母与车辆前部的支架连接固定。汽车行驶时,路面不平度以及发动机、传动系和车轮等旋转部件引起汽车的振动,使转向管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振动现象,当振动频率等于转向管柱固有频率时振动会加剧,甚至方向盘不容易控制,给司机操纵带来不便,影响到驾驶员的疲劳程度、舒适性乃至安全问题。
传统转向管柱在设计时,很少考虑根据其固有频率进行设计,也很少去考虑如何来提高转向管柱的固有频率。为避免车辆行驶时,转向管柱产生共振而影响车辆的性能,一般是采用提高转向管柱的固有频率避开共振区域的方法。如果厂家生产的转向管柱固有频率达不到客户的需求,采用的方法往往是增大转向管的壁厚和加大转向柱的直径。转向管柱的固有频率与其刚度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在加大转向管柱几何尺寸时,其刚度虽有所增加,但其质量也随着增加,导致转向管柱的固有频率提高不明显;如果加大转向管柱几何尺寸后的系统刚度与系统质量之比小于尺寸变化前的刚度与质量之比,则转向管柱的固有频率反而会下降。而且也受到了车辆结构与安装空间的限制,以及转向管柱制造成本的影响,因此,不能盲目地加大转向管柱的几何尺寸。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了一种提高汽车转向管柱固有频率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转向管柱的固有频率,增强驾驶员对方向盘的的操纵性能,减轻了驾驶员的疲劳程度,从而确保证了车辆的安全驾驶。
根据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公式式中ω为系统的固有频率,k为系统的等效刚度,m为系统的等效质量;由公式可知,提高转向管柱的振动固有频率的方法有:①在系统质量不变时,提高系统的刚度;②在系统刚度不变时,减少系统的质量;③提高系统的刚度,同时减少系统的质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汽车转向管柱固有频率的方法,是以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公式为理论基础,在不加大转向管柱几何尺寸、不增加转向管壁厚、不增加产品制造成本和重量的前提下,采用简单的方法和简易的机构来提高转向管柱的固有频率。其具体方法是:设计了一个带有止推台阶的外螺纹预紧螺母,将外螺纹预紧螺母安装在转向柱管内,并使外螺纹预紧螺母的止推台阶顶住转向轴上轴承的内圈,通过旋转外螺纹预紧螺母来调节转向轴的上轴承的内外圈、轴承缓冲垫圈及轴用挡圈的相对位移量,来提高转向管柱固有的频率,并可有效提高转向系统的刚度。
所设计的外螺纹预紧螺母的外圈与内圈是相互活动的,并在所设计的外螺纹预紧螺母的端面内,镶嵌有滚动体,以便于外螺纹预紧螺母的外圈与内圈可灵活地相对旋转运动,防止上轴承内圈的运动与转向管的静止发生运动干涉,并保证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转向管柱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转向管柱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外螺纹预紧螺母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转向轴 2-外螺纹预紧螺母 3-孔用弹性挡圈 4-上轴承 5-缓冲垫圈 6-转向柱管 7-调整支架 8-下轴承9-下支架 10-螺母 21-外螺纹预紧螺母外圈 22-外螺纹预紧螺母内圈 23-滚动体
具体实施方式:
转向管柱结构如图1所示,转向轴1由上轴承4、下轴承8支承安装于转向柱管6内,整个转向管柱通过调整支架7和下支架9安装于车身上。上轴承4安装在轴承座内,轴承外圈与转向管内轴承座相配合,由孔用弹性挡圈3进行轴向固定,而轴承内圈与转向管内的轴承座不接触,轴承内圈与转向轴过盈配合,并用2个轴用挡圈进行轴向固定,轴承座与转向管采用过盈配合。如图2所示,车辆需转向时,驾驶员扭转方向盘,可带动转向轴转动实现车辆的转向,此时,上轴承的内圈随转向轴转动,而上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47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稻灌渠节水装置
- 下一篇:栗蘑反季栽培温室大棚用的节能环保增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