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转窑和制造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3702.7 | 申请日: | 201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2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熊谷弘树;加藤双美彦;川崎定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砂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7B7/02 | 分类号: | F27B7/02;F27B7/06;F27B7/20;F27B7/34;F27B7/38;F27B7/36;H01M4/38;H01M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制造 | ||
1.一种回转窑,该回转窑(1)包括:
壳体(5),其为筒状,且在轴向的两端具有供给侧端部(57)和排出侧端部(58),壳体(5)在内部具有用于对被处理物(A)实施热处理的热处理室(52);
供给侧保持架(38),其用于保持该供给侧端部(57);
排出侧保持架(48),其用于保持该排出侧端部(58);
供给侧旋转轴(37),其用于使该供给侧保持架(38)旋转;
以及排出侧旋转轴(47),其用于使该排出侧保持架(48)旋转;
通过使该供给侧旋转轴(37)和该排出侧旋转轴(47)中的至少一个旋转,能使该壳体(5)绕自身的轴线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其中,
能沿轴向相对于上述壳体(5)装卸上述供给侧保持架(38)和上述排出侧保持架(4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窑,其中,
该回转窑(1)还包括:
供给侧支承台车(3),其能沿轴向移动,包括上述供给侧保持架(38)、上述供给侧旋转轴(37)和以该供给侧旋转轴(37)能旋转的方式支承该供给侧旋转轴(37)的轴承部(34);
排出侧支承台车(4),其能沿轴向移动,包括上述排出侧保持架(48)、上述排出侧旋转轴(47)和以该排出侧旋转轴(47)能旋转的方式支承该排出侧旋转轴(47)的轴承部(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窑,其中,
上述供给侧旋转轴(37)自上述供给侧端部(57)插入到上述壳体(5)的内部;
该回转窑(1)还包括供给零部件台车(2),该供给零部件台车(2)能沿轴向移动,具有插入到该供给侧旋转轴(37)的内部、用于将上述被处理物(A)供给到上述热处理室(52)内的供给部(27)。
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回转窑,其中,
该回转窑(1)还包括加热部,该加热部在内部具有供上述壳体(5)贯穿的加热室(82),且该加热部能沿该壳体(5)分割开。
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回转窑,其中,
上述壳体(5)包括配置在上述供给侧端部(57)的径向内侧的供给侧隔热部(54)和配置在上述排出侧端部(58)的径向内侧的排出侧隔热部(55)。
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回转窑,其中,
该回转窑(1)还包括冷却部(493),该冷却部(493)被配置在上述排出侧旋转轴(47)的内部,用于冷却该排出侧旋转轴(47)。
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回转窑,其中,
该回转窑(1)包括共用的驱动部(91),该驱动部(91)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上述供给侧旋转轴(37)和上述排出侧旋转轴(47)上。
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回转窑,其中,
上述供给侧保持架(38)和上述供给侧端部(57)、以及上述排出侧保持架(48)和上述排出侧端部(58)中的一组构件不可相对旋转地相连结,另一组构件可相对旋转地相连结。
1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回转窑,其中,
该回转窑(1)还包括用于将气氛气体供给到上述壳体(5)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的气体供给部(28、35、45、701U)。
1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回转窑,其中,
上述壳体(5)由碳制成,通过对上述被处理物(A)实施热处理而制造电池材料(B)。
12.一种制造物,
在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回转窑(1)中,对上述被处理物(A)实施热处理而制造该制造物(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砂工业株式会社,未经高砂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37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人IL-21单克隆抗体
- 下一篇:布线体、汇流排模组以及供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