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1674.5 | 申请日: | 201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0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成卫国;苏继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9/10 | 分类号: | F01M9/10;F01M1/08;F16H7/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正时 链条 系统 润滑 结构 | ||
1.一种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包括液压张紧器(1)、正时链条动轨总成(2)和正时链条总成(5);所述正时链条动轨总成(2)安装在发动机缸盖(10)上,液压张紧器(1)安装在发动机缸体(20)上;液压张紧器(1)的活塞(13)正对正时链条动轨总成(2)左侧,来自油道的机油通过液压张紧器上的油槽(11)的导引将机油引入液压张紧器的进油孔(12),形成油压,推动活塞(13)运动,带正时链条动动轨总成(2)张紧右侧的正时链条总成(5);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压张紧器(1)上开有一喷油孔(14),喷油孔(14)通过液压张紧器(1)的螺栓通孔(15)与液压张紧器内的油槽(11)连接;同时,在正时链条动轨总成(2)上横向设置有一与喷油孔(14)相对的通孔(21),从喷油孔(14)喷出的机油通过通孔(21)喷射到正时链条总成(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器的喷油孔(14)的轴线在正时链条动轨总成的通孔(21)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孔(14)的轴线与正时链条动轨总成上的通孔(21)的中心线平行,且高于通孔(21)的中心线0.8mm~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张紧器的喷油孔(14)孔径为D,D的范围为0.5mm~1.0mm,喷油孔(14)的孔口到正时链条总成(5)的距离C的范围为52mm~7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时链条动轨总成的通孔(21)为喇叭状,靠近液压张紧器一侧口部尺寸为E,靠近正时链条总成一侧口部尺寸为F,E<F。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张紧器一侧口部尺寸E的范围为6.9mm~8.9mm,靠近正时链条总成一侧口部尺寸F的范围为9.2mm~1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张紧器上的喷油孔(14)的轴线与活塞(13)的中心线线距离为A,A的范围在17mm~19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在缸体上时,所述液压张紧器上的喷油孔(14)的轴线与水平面夹角为B,B的范围为8°~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16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民用节能、环保、高效供暖锅炉
- 下一篇:一种环保节能型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