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凤眼莲的遗传转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76083.9 | 申请日: | 201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9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 发明(设计)人: | 安成才;黄萍;张起涛;付力文;任娇;宋莲芬;杨扬;孔双蕾;高超;何善平;黄国维;李艳东;张磊;于祥春;张旭;邬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A01H1/02;A01G1/00;A01C1/00;C12N15/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凤眼 遗传 转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凤眼莲的遗传转化方法。
背景技术
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属于种子植物门雨久花科凤眼莲属,俗称水浮莲、水葫芦。1901年,凤眼莲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作为猪饲料推广,从此之后凤眼莲在中国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凤眼莲十分喜肥,尤其是氮磷肥,因此目前广泛存在于我国滇池、巢湖、太湖等很多水体富营养化的水域中。凤眼莲具有很强的富集N/P等营养元素、多种重金属、吸收降解酚和氰等净化作用,同时凤眼莲提取物本身具有抑制藻类生长的效果。另外,凤眼莲还具有作为猪等家畜禽饲料、肥料、造纸和酿酒原料、产沼气等诸多应用潜力。然而,凤眼莲的繁殖能力极其旺盛,一旦处于适合的环境,它便无序地繁殖、成为当地的入侵杂草,抑制其他物种、破坏生态多样性,造成该区生态恶化。而且,因其繁殖力过于强盛和难以及时打捞,导致其在水中腐烂、被吸收的N、P等重新释放于水体中,达不到去除污染源的净化作用。特别是凤眼莲爆发成灾时可覆盖整个湖面和河流,堵塞河道,降低水中溶解氧浓度和水体透光度,致使水生动植物缺氧、缺光而死亡。因此,目前的凤眼莲不但没有成为消除富营养化的净化植物,反而成了生态入侵的恶性水生杂草,以及导致各地投入大量人、物和财力进行治理的对象。
凤眼莲在水体环境修复与治理工程中,至今未获得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一是生长繁殖过盛而难以控制所导致的二次污染成灾问题;二是可回收利用的价值低、产业化难的问题。因此,通过植物基因工程手段,对凤眼莲加以遗传工程改良,介导其高附加值,提高其回收利用的经济价值,将有助于促进凤眼莲水体净化的周转频率,推进其回收应用的产业化进程。由于凤眼莲是具有特殊习性的水生植物,其外植体极易褐化,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尚无法实现,人工组培凤眼莲完成生活史、并进一步开展基因工程改良也十分困难。因此,凤眼莲的基因转化一直未见获得成功的报道,在国内外尚处于空白。
目前,植物基因转化方法主要分为两种:1)介导载体系统转化(农杆菌介导法、脂质体介导法等);2)直接遗传转化(基因枪法、PEG法、电击法、显微注射法、花粉管通道法和超声波法等)(Hamilton C M.et al.,1996;Liu Y G.et al.,1999;Ohta Y.1986;任永霞等,2005)。其中,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不需要组织培养过程,操作相对简单、容易。
花粉管通道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授粉后向子房注射目的基因的DNA溶液,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从柱头到胚囊之间形成的花粉管通道,使外源DNA能沿着花粉管通道渗入,经过珠心进入胚囊,最终转化尚不具备完整细胞壁的合子或早期胚胎细胞,使外源DNA被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转入外源基因的新个体,实现基因转化的目的。
然而,该方法实际包括的是一个以狭义授粉/受精为中心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现象,即包括花粉形成、传粉、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以及继花粉管伸长之后的受精等过程,甚至还包括拒绝受精现象。因此,对于不同植物,需要选择的转化时期、转化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mse,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动物卫生法典中的A类疫病之首。传统的灭活疫苗在该病的防控中起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因其具备诸多可食疫苗的优点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在口蹄疫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中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易感动物食用该转基因植物后能够产生免疫力,达到预防口蹄疫的目的。
目前为止,用作转基因植物疫苗的免疫原基因主要是FMDV的编码结构蛋白VP1基因和编码病毒衣壳蛋白的P1基因、非结构蛋白2A、3C所共同组成的免疫原基因。1999年,Wigdorovitz A等将FMDV结构蛋白基因在苜蓿中有效表达,表达产物口服和注射都产生了免疫反应和保护。2001年,Carrillo C等将FMDV VP1基因在马铃薯中表达。
水生植物凤眼莲,繁殖力强大,生物量高,具备成为优良生物反应器的潜质。然而,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很难进行转基因研究,深度开发利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雨久花科植物的遗传转化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60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动装置
- 下一篇:木聚糖酶基因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