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猪圆环病毒Ⅱ型疫苗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75075.2 申请日: 2010-09-03
公开(公告)号: CN101934074A 公开(公告)日: 2011-01-05
发明(设计)人: 张许科;孙进忠;乔荣岑 申请(专利权)人: 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9/12 分类号: A61K39/12;C12N7/00;A61P31/20;C12R1/93
代理公司: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代理人: 韩登营
地址: 471000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圆环 病毒 疫苗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制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猪圆环病毒Ⅱ型疫苗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猪圆环病毒Ⅱ型(简称PCV2)感染引起的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呼吸疾病综合征(PRDC)、猪皮肤和肾病综合征(PDNS)等多种疾病(总称为猪圆环病毒病,PCVDs),其临床特征为体重逐渐减轻,以及体征例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黄疸。从病理学观点来看,其表现为淋巴细胞或肉芽肿浸润,淋巴结病以及较罕见的肝炎和淋巴细胞或肉芽肿性肾炎。(Clark E.G.(1997)Proc.Am.Assoc.Swine Prac.499-501;La Semaine Veterinaire No.26,supplement to La Semaine Veterinaire 1996(834);La Semaine Veterinaire 1997(857):54;Nayar等人(1997)Can.Vet.J.38:385-387)。该病最早于1991年在加拿大西部发现(Clark EG.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roc Am Assoc Swine Pract,1997,28:499-501),随后,该疾病相继在美国、法国、西班牙、北爱尔兰等国或地区出现(Daft B等.Interstitial pneumonia and lymphadenophathy associated with circoviral infection in a six week-old pig.Proc Am Assoc Yet Lab Diag,1996,39:32;Kennedy S等.Porcine circovirus infection in Northern Ireland.vet Rec,1998,142:495并96;LeCann P等.Piglet wasting disease.Tlet Rec,1997,141:660;Segales J等.First report of 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 in pigs in Spain.Vet Rec,1997,141:600-660)。在国内,郎洪武等(郎洪武等.断奶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血清抗体检测.中国兽医科技,2000,30:3-5)和曹胜波等(曹胜波等.猪Ⅱ型圆环病毒豫A株的全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病毒学报,2000,18:137-141)分别通过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表明,我国已有PCV2的流行。目前,PCV2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并流行,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还没有治疗和预防这种疾病的方法。然而,多项证据指出猪圆环病毒是PMWS(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病原体(Ellis等人(1998)Can.Vet.J.39:44-51)。圆环病毒已从患有PMWS的猪回收,并且针对猪圆环病毒的抗体已在患有该疾病的猪体内证实。由于该病毒是一种DNA病毒,病毒变异率低,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的致病只有PCV2一型。而PCV2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特殊,它在细胞上增殖滴度很低,而且不引起细胞病变,因此研制PCV2的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的难度很大。

目前国内外生产疫苗主要有两种工艺:(1)生物反应器:规模较小,一般是实验室用,不能规模化生产;其有搅拌浆,以载体为依托培养细胞。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搅拌产生剪切力,并且有气泡生成,影响细胞生长,规模化生产存在技术瓶颈。(2)转瓶技术:目前工业化生产基本都采用这种技术,生产细胞和病毒时劳动强度大、占地大、批间差异大、生产成本高、单批产量低,难以进行标准化生产的质量控制。

在我国还未有确实有效并经过农业部批准的PCV2疫苗,主要原因还在于,PCV2在细胞中的生长滴度较低,一般仅为104.0TCID50/ml左右。因此提高病毒毒价,保证良好的临床效果是解决猪圆环病毒Ⅱ型疫苗产业化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猪圆环病毒Ⅱ型疫苗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微载体生物反应器中,微载体密度为60~80g/L,每克载体加入1.4×107~2.6×107个传代细胞及细胞生长液,启动细胞吸附程序使微载体与传代细胞充分结合后,启动细胞培养程序,培养传代细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5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