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小孢子培养和无性克隆技术选育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74675.7 | 申请日: | 201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6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才;杨立勇;王伟荣;周熙荣;张智奇;周音;李延莉;蒋美艳;庄静;顾龙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费开逵 |
| 地址: | 2011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孢子 培养 无性 克隆技术 选育 甘蓝 油菜 隐性 不育 方法 | ||
1.一种利用小孢子培养和无性克隆技术选育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以F1代植株为供体,在花蕾期,每次从油菜花序上取3~4mm大小的蕾,表面消毒后用无菌水清洗3次;加入B5培养液研磨,用40μm尼龙网过滤,滤液经过100g离心5-8min,吸去上清液后,再向离心管中加含秋水仙碱的NLN-16培养液密封,置于32℃的恒温箱中暗培养48h,然后重复上述步骤离心,吸去上清液,加入NLN-13培养液分装到培养皿中,密封,置于25℃的恒温箱中暗培养,当肉眼可见到胚状体后转到摇床上继续培养1-2周;
b、将上述a步中的胚状体转移到固体B5培养基上,在10℃的光照培养室中诱导形成小植株,然后置于25℃的光照培养室中培养,并将每个不同基因型的小植株扩繁多个拷贝;
c、将上述b步中的小植株分不同基因型种植到田间,到花期,将加倍成功,且表现为不育的DH株系与隐性核不育临保系测交;
d、将上述c步中测交种进行鉴定,若测交种为全部不育,则对应的单株即为隐性核不育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小孢子培养和无性克隆技术选育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1代是以优良的品种/系与隐性核不育系或临保系杂交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小孢子培养和无性克隆技术选育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良的品种/系为沪油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小孢子培养和无性克隆技术选育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隐性核不育临保系为临保系M-6029,基因型为aabbrfrf,可育。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小孢子培养和无性克隆技术选育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隐性核不育临保系M-6029对表现为不育的DH株系进行基因型鉴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小孢子培养和无性克隆技术选育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无性克隆技术对所获得的隐性核不育系进行永久保存,并扩繁得到生产上需要的大量不育株,用于生产全不育系,进而生产商用杂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46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外观检测装置
- 下一篇: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油菜籽品质无损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