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踏板摩托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4413.0 | 申请日: | 201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7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魏长全;陈灏;李柱庆;刘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3/00 | 分类号: | B62J23/00;B62K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00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踏板 摩托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尤其是踏板摩托车。
背景技术
在目前公知的踏板摩托车上,发动机的传动箱通常安装在整车后部座垫的下方,并位于后车轮的一侧。传动箱一般采用皮带式无级变速传动机构,属于干式变速传动形式,工作时摩擦阻力大,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保证皮带正常工作,需要有空气的流动来确保传动箱内的温度不至于过高,因此在传动箱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现有踏板摩托车传动箱的进气口开设在传动箱壳体的前部,正对于摩托车的前进方向,进气口相对于整车的位置关系来说,位于整车的后部且离地面较近,在踏板摩托车的行驶过程中,虽有挡泥板的阻挡,后轮所扬起的灰尘,甚至是飞溅起的细沙石仍很容易进入到传动箱内,使传动皮带磨损、打滑,使得整车的驾乘舒适性降低,传动机构特别是变速传动皮带的寿命减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行驶中后轮扬起的灰尘和飞溅起的细沙石进入传动箱,从而使进入传动箱内的空气更为清洁的踏板摩托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踏板摩托车,车架主管的上部与转向立管相连,车架主管的下部与左右车架管相连,发动机的传动箱位于车架后部座垫的下方并位于后车轮的一侧,传动箱的前部有进气孔,在车的前上部有覆盖件包围的部位设置有一通风进口,该通风进口通过通气管路与传动箱前部的进气孔相连通。
本发明相当于将传动箱的进气口位置通过通气管路延伸至踏板摩托车的前上部有覆盖件包围的部位,不仅位置更高,而且躲开了后轮附近那个比较恶劣的环境,踏板摩托车行驶时后轮所扬起的灰尘或者飞溅起的细沙石不再可能进入到传动箱内,皮带不会因此出现打滑和过早磨损,传动机构运行平稳,提高了驾乘舒适性,从车前上部有覆盖件包围之部位进入的空气比较清洁,有利于延长传动机构尤其是皮带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上述通风进口设置在车架主管上,在车架主管的下部开有一旁通孔,该旁通孔与传动箱前部的进气孔之间用通气管连通,车架主管上通风进口与旁通孔之间的这一段以及通气管组成为上述的通气管路。利用车架主管作为通气管路的一部分,可简化结构,也便于通风进口的设置和定位。
进一步地,上述通风进口靠近于转向立管且朝向车的后方,踏板摩托车行驶时,通风进口背风进气,可最大化地减少风中夹带的沙尘进入,确保进入传动箱的空气比较清洁。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有效避免行驶中后轮扬起的灰尘和飞溅起的细沙石进入传动箱,使进入传动箱内的空气更为清洁,传动机构的运行平稳,提高了驾乘舒适性,并延长传动机构特别是皮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简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通气管的示意图。
图中:1.车架主管;2.转向立管;3.左车架管;4.右车架管;5.传动箱;6.通风进口;7.通气管;8.旁通孔;9.进气孔;10.连接座;11.经纬式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踏板摩托车的简易示意图,为了表示更为简单、清晰,图中只画出了车架和传动箱,发动机、车轮、覆盖件及其它踏板摩托车的装配部件与现有踏板摩托车相同,故省略。
参见图1,车架主管1的上部与转向立管2相连,车架主管1的下部与左车架管3和右车架管4相连,发动机的传动箱5位于车架后部座垫的下方并位于后车轮的一侧,传动箱5的前部有进气孔9,在车的前上部有覆盖件包围的部位设置有一通风进口6,该通风进口6通过通气管路与传动箱5前部的进气孔9相连通。
相当于将传动箱5的进气口位置通过通气管路延伸至踏板摩托车的前上部有覆盖件包围的部位,这样不仅使进气口位置更高,而且躲开了后轮附近那个比较恶劣的环境,踏板摩托车行驶时后轮所扬起的灰尘或者飞溅起的细沙石不再可能进入到传动箱5内,皮带不会因此出现打滑和过早磨损,传动机构运行平稳,提高了驾乘舒适性,从车前上部有覆盖件包围之部位进入的空气比较清洁,有利于延长传动箱5内传动机构尤其是皮带的使用寿命。图1中箭头所示为空气流动方向。
如图1所示,通风进口6设置在车架主管1上,在车架主管1的下部开有一旁通孔8,该旁通孔8与传动箱5前部的进气孔9之间用通气管7连通,车架主管1上通风进口6与旁通孔8之间的这一段以及通气管7组成为上述的通气管路。利用车架主管1作为通气管路的一部分,可简化结构,也便于通风进口6的设置和定位。当然,如果空间及条件允许,也可不经过车架主管1,而将通气管7直接延长至通风进口6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4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