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弹包芯集合纱纺纱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1130.0 | 申请日: | 201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5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顺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维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D01H5/74;D01H1/02;D02G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朱以智 |
地址: | 4371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弹包芯 集合 纺纱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弹包芯集合纱纺纱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芯技术是单根粗纱配入和弹力丝在纺纱三角区聚合进行纺纱,弹力丝轮不对中极易造成露丝;同时现有的包芯技术成纱重量不匀现象普遍存在,难以满足特殊领域对成纱均匀程度的较高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弹包芯集合纱纺纱方法。该方法具有原料适应性较好、能降低原棉等级、节约了原料成本、最大化发挥纺纱效益等优点。
本发明的高弹包芯集合纱纺纱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将二根粗纱配入后和弹力丝在纺纱区聚合纺纱。
本发明的高弹包芯集合纱纺纱方法,更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
在环锭细纱机上,从粗纱筒管退绕下来的二根粗纱分别经导纱喇叭的喇叭口平行进入由后罗拉、后皮辊、中罗拉、中皮辊、皮圈、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牵伸区进行牵伸;长丝在自动退绕系统的控制下,根据喂入比调节速度,经过张力控制系统导丝轮,长丝从前罗拉后端喂入,在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前钳口处分别与两根粗纱须条汇合然后进入加捻三角区加捻,经导纱钩后卷绕在细纱筒管上。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高弹包芯集合纱纺纱方法所用的集合纱纺纱装置,根据纱运行方向,依次包括两个导纱喇叭,由后罗拉、后皮辊、中罗拉、中皮辊、皮圈、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牵伸区,自动退绕系统,系统导丝轮,导纱钩,细纱筒管。使用时,从粗纱筒管退绕下来的二根粗纱分别经导纱喇叭的喇叭口平行进入由后罗拉、后皮辊、中罗拉、中皮辊、皮圈、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牵伸区进行牵伸;长丝在自动退绕系统的控制下,根据喂入比调节速度,经过张力控制系统导丝轮,长丝从前罗拉后端喂入,在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前钳口处分别与两根粗纱须条汇合然后进入加捻三角区加捻,经导纱钩后卷绕在细纱筒管上。
由我公司开发的高弹包芯集合纱纺纱技术项目在国内首次将赛络技术和包芯技术组合在一起,开发生产出高弹包芯集合纱,填补了我国的空白,该项目与现有技术上相比有几大优势:
1、该技术克服了原包芯技术容易露丝的缺陷,原包芯技术是单根粗纱配入和弹力丝在纺纱三角区聚合进行纺纱,弹力丝轮不对中极易造成露丝;高弹包芯集合纺纱技术是二根相纱配入后和弹力丝在纺纱区聚合纺纱,因前罗拉吐出来条区较宽很好解决了露丝现象;
2、该技术突破降彽普通环锭纺纱毛羽的极限,成纱毛羽较普通环锭纺纱降低70%以上,有利于布面质量的提升;
3、该技术克服普通环锭纺纱重量不匀降低的极限,成纱重量不匀率可大幅降低0.3%以上;
4、实现低配高用的特点,该技术因三须条纱在纺纱三角区聚合纺纱,原料适应性较好,能降低原棉等级,节约了原料成本,最大化发挥纺纱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加捻区成纱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原环绽纱技术的成纱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和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是建立了多种纤维须系条在一个加捻区成纱(如图1所示),与原环锭纱技术(如图2所示)有较大区别,大大增大了三角面积,减少了弯钓纤维,增加纤维的平行伸直度。如图1所示,原料分别经过二三罗拉和导丝轮后在纺纱三角区聚合,增加了纱条的并合效果,长丝在加捻区中间很快被须条包覆并被加捻形成复合体系。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用的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两个导纱喇叭1,2,由后罗拉3、后皮辊4、中罗拉5、中皮辊6、皮圈7、前罗拉8、前皮辊9组成的牵伸区,自动退绕系统10,系统导丝轮11,导纱钩12,细纱筒管13。其纺纱线路如图3所示,在环锭细纱机上,从粗纱筒管退绕下来的二根粗纱A,C分别经导纱喇叭1,2的喇叭口平行进入由后罗拉3、后皮辊4、中罗拉5、中皮辊6、皮圈7、前罗拉8、前皮辊9组成的牵伸区进行牵伸;长丝B在自动退绕系统10的控制下,根据喂入比调节速度,经过张力控制系统导丝轮11,长丝从前罗拉8后端喂入,在前罗拉8、前皮辊9组成的前钳口处分别与两根粗纱须条A、C汇合然后进入加捻三角区加捻,经导纱钩12后卷绕在细纱筒管13上。
本发明的高弹包芯集合纱纺纱技术由于采用多种不同纤维,多根须条进行纺纱,克服了环锭纺的不足,提高了产品挡次,提高纤维使用效率;同时可省去后道并线和捻线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能降低吨纱成本200元左右,售纱较普通纱高500元左右,因此该技术每吨纱能为公司增加效益700元。
注意亊项:该技术管理要求较高,增加了挡车的难度,要求挡车工要增加巡回的次数,严格按操作法进行操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维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维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11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下进纱通道的捻纱锭子
- 下一篇:涤纶短纤维水油喷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