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静水压处理提高牡蛎成活率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69159.5 申请日: 2010-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1940178A 公开(公告)日: 2011-01-12
发明(设计)人: 王德祥;梁翠;黄建荣;虞晋晋;柯才焕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戴深峻
地址: 361005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静水 处理 提高 牡蛎 成活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动物的育苗方法,特别涉及利用高静水压处理提高牡蛎幼体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静水压(hydrostatic pressure)是自然界中一个常见的物理参数,生活在水生环境中的生物或多或少都受静水压的影响,但只有深海生物才时刻处于高静水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之中。高静水压是指压力在10MPa以上的静水环境,它相当于1000m水深所产生的压强。地球表面有50%以上的面积都是被水深超过1000m的海洋所覆盖,其中生活着大量耐受高静水压的生物类群。静水压是影响海洋生物垂直分布区系的重要环境因子,其重要性仅次于温度。

目前,有关高静水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食品保鲜工业方面,其工作原理是运用超高静水压(压力大于150MPa)将食品中的细菌、病毒等灭活,由于这是一个非热源的灭菌过程,它不会使食品中的风味蛋白质等变性,因此最大限度的保留食品原有的风味。运用高静水压灭活食品中的微生物,其压力往往在100MPa以上,最常用的压力约为200MPa。高静水压的另一个运用领域是将植物或细菌的种子在萌发之前用高静水压处理,以期获得生长快,抗逆性好的后代。虽然有文献将高静水压处理植物或菌类的种子描述成一个“诱导突变的过程”(王岁楼,吴晓宗,段旭昌,孙君社,鸡腿菇漆酶产生菌的高静水压诱变研究,食品科技,2006,6:29-32;),但更多的研究认为该过程可重复,不属于诱变的过程,而是诱导新的代谢途径的过程(Xuncheng Liu,Mei Zhang,Jun Duan and Keqiang Wu.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ofgerminating rice seeds responding to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Journal of PlantPhysiology,2008,165(18):1855-1864;Naparat Prapaiwonga,Richard K.Wallacea and CovadongaR.Arias,Bacterial loads and microbial composition in high pressure treated oysters during storag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09,131(2-3):145-150)。目前将高静水压运用于提高生物种植或养殖成活率的研究仅见于植物的种子、细菌以及猪牛精子的冷冻保存方面,未见有将此技术运用于提高水生动物养殖成活率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静水压处理提高牡蛎成活率的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用静水压处理牡蛎胚胎,所述静水压的压力为10~40MPa,所述用静水压处理牡蛎胚胎的时间为10~50min,所述牡蛎胚胎可为牡蛎胚胎中至少有50%的牡蛎受精卵发育至囊胚期。

所述静水压的压力最好为10MPa,所述用静水压处理牡蛎胚胎的时间最好为50min,所述处理的开始时刻为牡蛎胚胎中50%的牡蛎受精卵发育至面盘幼虫,

所述用高静水压处理牡蛎胚胎之前,最好先用筛网将所述牡蛎胚胎进行过滤浓缩,浓缩后的牡蛎胚胎浓度可<100个/mL。

所述用于浓缩牡蛎胚胎的筛网的孔径可为25~60μm。

所述牡蛎胚胎可以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1)挑选性腺饱满的牡蛎亲贝,用显微镜区别雌雄亲本;

2)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精子和卵子,混合精子和卵子,获得受精卵;

3)将受精卵置于正常孵化条件下进行孵化,处理开始时刻为牡蛎胚胎中至少有50%的牡蛎受精卵发育至囊胚期。

根据不同牡蛎胚胎的生长特性,选择不同的孵化条件,优选的孵化条件为:受精卵置于沙滤海水中,每个充气头以<1L/min的出气量往所述沙滤海水中充入空气,在25℃水温的条件下,培养22h。

本发明与已有的研究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91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