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牡蛎酶解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68704.9 申请日: 2010-09-01
公开(公告)号: CN101972004A 公开(公告)日: 2011-02-16
发明(设计)人: 董英;周越;孙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主分类号: A23L1/33 分类号: A23L1/33;A23L1/29;A23L1/30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汪旭东
地址: 212013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牡蛎 酶解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制备一种具备延缓衰老活性的牡蛎蛋白酶解物的方法,可以作为抗氧化、延缓衰老营养素或药物添加,属于海洋生物技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牡蛎,俗称海蛎子、蚝,是世界上第一大养殖贝类,也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辽宁、山东、福建及广东沿海等地。牡蛎肉嫩味鲜,药食兼用,在我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素有“海中牛奶”的美称,是我国首批列为药食同源的保健疗效食品之一。牡蛎的蛋白质含量可高达50%,且氨基酸组成完全。牡蛎肉中还含有丰富的糖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等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以及硒和锌等矿物质。近十年来,酶制剂在海洋贝类资源加工过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贝类蛋白酶解工艺及其酶解物功效的研究不断进展。目前,酶解技术已经成为海洋贝类蛋白资源高值化、资源化、生态化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何借鉴和突破传统酶解技术与工艺,对海洋贝类蛋白资源的绿色高值化开发,仍是我国贝类资源综合利用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牡蛎粉为原料,采用组合酶解技术获得牡蛎酶解物,显著优于各种单一酶水解的效果。通过各种抗氧化检测体系确证了牡蛎组合酶解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并采用果蝇生存实验、小鼠肝组织中过氧化脂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的测定,确证牡蛎组合酶解物具有显著的延缓衰老活性。选择此新工艺制备的酶解物具有的显著生物活性,可实现牡蛎的高值化利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组合酶解工艺:以牡蛎粉于水中配成蛋白质量分数为2%的水溶液,反应器中52.5℃-55℃水浴浸泡30分钟,然后先后或同时加入组合蛋白酶进行水解;各蛋白酶的加酶量为6000-8000U/g底物蛋白,用磷酸缓冲液调节pH 6.0-7.0,反应温度为52.5-55℃的条件下水解2小时,煮沸10min灭酶;离心各酶解液,取上清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kDa的超滤膜超滤,截留液进行喷雾干燥,获得牡蛎酶解物;其中所述的组合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与复合风味酶。优选在温度55℃,pH6.0,同时加入两种酶量为6000U/g底物蛋白的中性蛋白酶与复合风味酶。

上述牡蛎酶解物的应用之一,以其清除DPPH·、·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作用及其还原能力为依据,结合小鼠肝匀浆检测体系测定,证明了牡蛎酶解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以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食品、食品配料或保健品。

上述牡蛎酶解物的应用之二,经延缓衰老评价,以果蝇的生存试验、过氧化脂质含量测定和抗氧化酶活力测定三个方面为评价指标,确证了牡蛎酶解物提高果蝇的平均寿命及最高寿命;提高小鼠体内SOD活性,降低小鼠体内MDA的含量,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可以制备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营养食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牡蛎粉经组合蛋白酶酶解后,其肽得率与抗氧化活性都得以提高,并具备明显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本发明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制作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符合大规模生产要求,容易实施。所制牡蛎酶解物既可以作为具有延缓衰老的营养食品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食品配料或保健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中使用的蛋白酶,包括:中性蛋白酶(酶活力为16.0万U/g)、碱性蛋白酶(酶活力为154.64万U/mL)、复合风味酶(酶活力为6.9万U/g)由无锡杰能科酶制剂有限公司提供;胰蛋白酶(酶活力为26.26万U/g)、木瓜蛋白酶(酶活力为4.96万U/g)和胃蛋白酶(酶活力为1.6万U/g)由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提供。

对比例1

牡蛎中性蛋白酶酶解物的制备

准确称取干燥的牡蛎粉,加水配成蛋白质量分数为2%的水溶液,放入反应器中,55℃水浴浸泡30分钟,按照酶与底物蛋白质量比为8000U/g的量加入中性蛋白酶,用磷酸缓冲液调节溶液pH至7.0;置于恒温水浴锅中55℃下酶解2小时,酶解物加热煮沸10分钟灭酶,6000r/min离心15分钟,上清液用截留分子量1kDa的超滤膜超滤、脱盐,截留液进行浓缩、喷雾干燥,获牡蛎酶解物。水解牡蛎粉的肽得率为46.8%,羟自由基清除率为90.9%。

对比例2

牡蛎复合风味酶酶解物的制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87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