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阻垢缓蚀剂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7284.2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2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杨莹;杨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75/02 | 分类号: | C10G7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 阻垢缓蚀剂 应用 | ||
1.一种加氢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该加氢阻垢缓蚀剂由下列组分组成:
(A)5~20重量%的二元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或三元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B)3~8重量%的苯并三氮唑或其衍生物;
(C)5~10重量%的马来酸与丙烯酸共聚物、马来酸与丙烯酸酯共聚物或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
(D)15~50重量%的C2~C6的有机胺;
(E)12~72重量%的C1~C9醇类化合物;
以阻垢缓蚀剂总重量计;
其中二元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结构通式如式(1)所示;三元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结构通式如式(2)所示:
式中m、n、k是3~10的整数;式(1)中的x是0~2的整数;R1和R2是H、甲基或乙基;式(2)中的y、z是0~1的整数;R3和R4是H或甲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组分(A)为10~15重量%;组分(B)为4~6重量%;组分(C)为6~8重量%;组分(D)为35~45重量%;组分(E)为26~45重量%;以阻垢缓蚀剂总重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并三氮唑衍生物是4-甲基苯并三氮唑或5-甲基苯并三氮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分(C)是马来酸与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或丙烯酸与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加氢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分(C)是马来酸与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分(D)是C2~C6的烷基胺、C2~C4的醇胺或多乙烯多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氢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C2~C6的烷基胺是正丙胺、正丁胺、正戊胺、正己胺、乙二胺或丁二胺;C2~C4的醇胺是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多乙烯多胺是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或四乙烯五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氢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C2~C6的烷基胺是乙二胺;C2~C4的醇胺是一乙醇胺;多乙烯多胺是二乙烯三胺或三乙烯四胺。
9.一种加氢阻垢缓蚀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50~300℃的工作流体中加入5~100μg/g的加氢阻垢缓蚀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氢阻垢缓蚀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50~300℃的工作流体中加入10~50μg/g的加氢阻垢缓蚀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氢阻垢缓蚀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该加氢阻垢缓蚀剂加入到脱盐水罐中,混合均匀后通过注水一起注入到工作流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72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