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熔断器陶瓷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0415.4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全建军;黄怀岐;宋建生;白周喜;赵天亮;张新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耕生高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0 | 分类号: | C04B35/1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张爱军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熔断器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低压快速熔断器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熔断器陶瓷零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低压快速熔断器作为一种短路保护器,应用相当广泛,其中陶瓷绝缘外壳是该产品的主要零部件,由于该陶瓷件多为方形,表面有导线孔及多个螺丝装配孔。多年来,瓷件生产一直采用传统的热压铸成型或干压一次成型工艺。热压铸成型外观粗糙,产品成品率低下,且生产成本很高,收缩不稳定,质量无法保证;干压一次成型工艺虽然在热压铸成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但由于产品结构更新换代非常频繁,其使用的模具为一次成型模具,即模具上带有8-16条螺丝,压制成型后打开模具,松开所有螺丝才能使产品脱模,其工艺上模具投入较多,在压力下螺丝变形严重,导致螺丝更换很频繁,同时生产效率低,投入成本较高,大多数环节靠手工作业,不适合批量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性能较好、成本低、成品率高的快速熔断器陶瓷件;
还提供一种干法成型、省时省力、能耗低的快速熔断器陶瓷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熔断器用陶瓷件,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主料α-Al2O3微粉60-70%,辅料苏州土20-30%、膨润土2-6%、方解石2-6%、碳酸钡3-8%、生滑石1-5%,主料、辅料总重100%,外加上述主料、辅料总重3-5%的聚乙烯醇溶液、3-5%的六偏磷酸纳以及80-85%的水。
所述原料优选为:α-Al2O3微粉63-65%、苏州土22-24%、膨润土2-4%、方解石2-4%、碳酸钡3-6%、生滑石1-3%。
所述α-Al2O3微粉粒度为5-10微米,苏州土粒度60微米,膨润土粒度60-80微米,方解石粒度60-80微米,碳酸钡粒度60-80微米,生滑石粒度60-80微米。
所述聚乙烯醇溶液中聚乙烯醇的质量浓度为6-10%。
所述的快速熔断器陶瓷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球磨 称取原料,将50%的α-Al2O3微粉主料投入球磨机,然后投入辅料苏州土、膨润土、方解石、碳酸钡、生滑石及聚乙烯醇溶液、六偏磷酸纳,再投入剩余主料,加水球磨,球磨至浆料粒度D50值为3.5-4.5微米;
(2)造粒 将浆料过滤、除铁后喷雾造粒,干燥后造粒粉含水量控制在0.8-1.0%以下;
(3)成型 向所述造粒粉加入相对于所述主料、辅料总重0.4-0.5%的硬脂酸镁,均匀混合30-40min,加入硬质合金模具,采用自动双面压力机压制,压力为6-7MPa,保压4-7秒,得到密度为1.9-2.0 g/cm3的毛坯;
(4)素烧 将所述毛坯装炉,加热至950℃烧制,保温1h冷却出炉;
(5)钻孔攻丝 在钻机机台上固定900定位板,将毛坯放在定位板上,采用多轴联动钻孔攻丝机,一次钻出攻出毛坯上的所有丝孔;
(6)烧制 将毛坯装炉,加热至1420℃,保温3h,冷却出窑。
所述球磨时球磨机转速为15-17r/min,球磨时间16-20h。
所述造粒时造粒塔进口温度为390-400℃,出口温度为65-75℃。
所述素烧时温度曲线设计为:毛坯由室温经1h升温至300℃,经2h升温至600℃,经3h升温至950℃,950℃保温1h;然后经3h降温至600℃,自然冷却至300℃。
所述烧制时温度曲线设计为:毛坯由室温经3h升温至300℃,经2h升温至600℃,再经3h升温至950℃,950℃保温1h;经3h升温至1420℃,在1420℃保温3h;然后经5h降温至950℃,经3h降温至650℃,然后自然冷却至300℃。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1)本发明产品性能好。采用球磨造粒制备原料,配方合理,用量考究。产品抗张压力40-41 MPa,密度3.0-3.10 g/cm3,性能优于同类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耕生高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耕生高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04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