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鱿鱼的深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4456.2 | 申请日: | 201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6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优美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33 | 分类号: | A23L1/3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7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鱿鱼 深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鱿鱼的深加工工艺,属于鱿鱼加工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以往的鱿鱼加工过程中,鱿鱼尖、鱿鱼头、鱿鱼脖、鱿鱼腿均按鱿鱼下脚料处理,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大大的浪费了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简捷,能将鱿鱼尖、鱿鱼头、鱿鱼脖、鱿鱼腿制成口味鲜美的鱿鱼食品的鱿鱼深加工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鱿鱼的深加工工艺,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1、解冻
将冷冻的鱿鱼放入解冻池中,利用常流水分批解冻,解冻至原料软化;
2、灭菌
将解冻后的鱿鱼投入90-100摄氏度的热水中煮10~15分钟;
3、冷却
将煮熟后的鱿鱼倒入常流水中,水温控制在15℃以下,同时搅拌,冷却20分钟以上,使鱿鱼的温度迅速的降到21℃以下;
4、调味
将鱿鱼、白砂糖、食用盐、味精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四者的质量比为(4-8)∶(1.5-3.5)∶(0.5-1.5)∶(0.3-0.7);
5、浸味
将调味完成的鱿鱼放入冷风库内浸味,浸味10-14小时,浸味间冷风库的温度控制在10℃以下。
6、烘干
将浸味完成后的鱿鱼摆放在网片上进行烘道热风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40-48℃,烘干22-26小时,使鱿鱼的含水量达到30%-40%;
7、回潮
将烘干后的鱿鱼放入零下18度的冷库中进行回潮处理2~3天;
8、解冻
将回潮后的鱿鱼取出自然解冻;
9、调味
在解冻完成后的鱿鱼中加入白砂糖、食盐、味精,四者的质量比为(6.5-8.5)∶(1-3)∶(0.5-1.5)∶(0.2-0.7);
10、装罐封存
将调味完成后的鱿鱼装入玻璃罐或铝罐中,然后真空封罐;
11、灭菌
将封好的罐放入杀菌锅中进行杀菌,杀菌锅的温控制在100℃-150℃,杀菌12-15分钟,然后自然冷却;
12、成品包装
将制成品的鱿鱼食品按客户规定要求进行包装。
所述鱿鱼为鱿鱼尖、鱿鱼头、鱿鱼脖、鱿鱼腿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一种鱿鱼的深加工工艺,工艺流程简捷,通过上述工艺流程的配合使用,使以往当下脚料处理的鱿鱼尖、鱿鱼头、鱿鱼脖产品价值充分得到利用,而且生产的即食鱿鱼制品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好评,经受了市场的考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发明的构成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鱿鱼的深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1、解冻
将冷冻的鱿鱼尖放入解冻池中,利用常流水分批解冻,解冻至原料软化;
2、灭菌
将解冻后的鱿鱼尖投入90摄氏度的热水中煮10分钟;
3、冷却
将煮熟后的鱿鱼尖倒入常流水中,水温控制在15℃以下,同时搅拌,冷却20分钟以上,使鱿鱼尖的温度迅速的降到21℃以下;
4、调味
将鱿鱼尖、白砂糖、食用盐、味精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四者的质量比为4∶1.5∶0.5∶0.3;
5、浸味
将调味完成的鱿鱼尖放入冷风库内浸味,浸味10小时,浸味间冷风库的温度温度控制在10℃以下。
6、烘干
将浸味完成后的鱿鱼尖摆放在网片上进行烘道热风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40℃,烘干22小时,使鱿鱼尖的含水量达到30%;
7、回潮
将烘干后的鱿鱼尖放入零下18度的冷库中进行回潮处理2天;
8、解冻
将回潮后的鱿鱼尖取出自然解冻;
9、调味
在解冻完成后的鱿鱼尖中加入白砂糖、食盐、味精,四者的质量比为6.5∶1∶0.5∶0.2;
10、装罐封存
将调味完成后的鱿鱼尖装入玻璃罐中,然后真空封罐;
11、灭菌
将封好的罐放入杀菌锅中进行杀菌,杀菌锅的温控制在100℃,杀菌12分钟,然后自然冷却;
12、成品包装
将制成品的鱿鱼食品按客户规定要求进行包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鱿鱼的深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1、解冻
将冷冻的鱿鱼头放入解冻池中,利用常流水分批解冻,解冻至原料软化;
2、灭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优美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优美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44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