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苕丝鲊海椒工业化生产的新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51792.1 | 申请日: | 2010-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0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远祥;刘子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子岳;陈远祥 |
| 主分类号: | A23L1/218 | 分类号: | A23L1/2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8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苕 丝鲊海椒 工业化 生产 新工艺 | ||
一种红苕(红薯)丝鲊海椒,其特征在于把传统的小作坊生产改为用新工艺、新技术规模化、工业化生产。其亮点是:
1.精选原料和预处理:将选取的红苕去须、削疤,浸泡入0.1-0.5%的苹果酸溶液中3-5分钟得A。这样可防止红苕中含的酚类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醌类物质,保持苕丝色鲜、质稳。
2.发酵池储存保鲜技术,将A进行机械切丝并即时控制温度(25-55℃)进行风脱水:曝晒、吹乌江边的河谷风,使苕丝的含水量由70%左右下降到36-38%得风脱水苕丝B。
3.将B拌入其重量5-18%炒制玉米面、3-10%炒制糯米面和8-20%鲜碎海椒,得到混合料C。
4.将C料加入其重量3-8%食盐和0.1-0.3‰的脱氢醋酸钠进行腌制发酵1-3个月得D。
5.将D用食用油拌炒后加入芝麻、香油、味精、花椒、等,再加入0.5-1%的绿色保鲜剂(Natamycin),既能保质保鲜,又不影响其风味和口感。得半成品E(作肉类、蔬菜的佐辅料)。
6.若制作开包即食的方便食品则将D加入食用油蒸制或炸制,加调味料和辅料拌匀得半成品E。
7.将E用紫外线消毒过的尼龙袋即时热包真空封装,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子岳;陈远祥,未经刘子岳;陈远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17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