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胶负载型复合铬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51149.9 | 申请日: | 2010-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2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唐岩;刘柏平;达建文;章施亮;谢侃;董奇;王群涛;程瑞华;郭锐;毕丽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4/69 | 分类号: | C08F4/69;C08F4/02;C08F110/02;C08F210/16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硅胶 负载 复合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硅胶负载型复合铬系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是在多孔二氧化硅硅胶载体上含有一种无机氧化物形式存在的Cr活性位(A),和一种含有三苯基硅烷配体的Cr活性位(B),其结构示意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硅胶载体材料为未改性或经Ti、Al或F改性的具有均匀孔分布的二氧化硅硅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载体的孔径为1.5-1.8cm3/g,表面积为250-350m2/g-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氧化物形式存在的Cr活性位的铬源为碱式醋酸铬,三苯基硅烷配体的Cr活性位的铬源为双三苯基硅烷铬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碱式醋酸铬和双三苯基硅烷铬酸酯在硅胶载体上的Cr总负载量的上限为催化剂总重量的2wt%,其中两种Cr活性中心的Cr担载量分别为催化剂总重量的0.1-1wt%。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硅胶负载型复合铬系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r活性中心的担载分为两个步骤:i)将载体硅胶浸入碱式醋酸铬水溶液3-8小时,干燥,500℃-900℃焙烧,ii)将上述步骤所得催化剂浸渍于双三苯基硅烷铬酸酯溶液3-8小时,干燥,500℃-900℃焙烧,完成其制备工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0-15g左右的多孔二氧化硅硅胶浸渍在一定浓度的碱式醋酸铬水溶液,其中铬负载量为催化剂总重量的0.1-1wt%,连续搅拌3-8小时后,升温干燥,再将负载有碱式醋酸铬的硅胶载体在流化床内进行高温焙烧,在低温段脱除载体的物理水,在500℃-900℃高温段下脱除硅胶表面的羟基,在此高温段保持5-8个小时,最后在氮气保护下,自然降温冷却,制得传统的菲利普催化剂,然后,以脱水脱氧处理后的精制己烷或者庚烷作为溶剂,将第二种铬源双三苯基硅烷铬酸酯负载在由上述方法制得的菲利普催化剂上,在配置瓶内连续搅拌3-8小时直至反应完全,第二次负载时的铬负载量为(按质量计)为催化剂总重量的0.1-1wt%,最后,将完成后的复合催化剂进行干燥,除去溶剂,在氮气保护下保存待用。
8.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硅胶负载型复合铬系催化剂是应用于生产乙烯均聚,包含氢调操作和乙烯/1-己烯的共聚聚烯烃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114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