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猪细小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8076.8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3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高崧;彭大新;杨鸿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细小 病毒 抗体 夹心 elisa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猪细小病毒方法的建立。
背景技术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PPV最早是从培养细胞中发现并分离得到的一种小DNA病毒,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不同地区分离到PPV,并查明其为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PPV按照其致病性与组织嗜性大致可以分为4个类型。研究表明,PPV不仅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而且能够引起多种猪病,PPV感染主要引起胚胎和胎儿死亡、流产、木乃伊等而母体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此外PPV还与非化脓性心肌炎、皮炎、肠炎及病毒血症等有关,近年来有许多猪细小病毒和圆环病毒(PCV)、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混合感染的报道。PPV能加重猪圆环病毒(PCV)引起的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PPV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PV基因组为单股负链DNA,大小约为5000bp,基因组有两个主要的开放阅读框架,基因组共编码3种结构蛋白和两种非结构蛋白,即VP1、VP2、VP3和NS1、NS2。VP2蛋白是主要的免疫原性蛋白,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NS1蛋白是PPV基因组本身编码的反式激活蛋白,对PPV早期和晚期的转录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有研究表明,NS1蛋白是具有多种功能的锚定蛋白,在PPV体外感染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随着对猪细小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在猪细小病毒感染的病原学、诊断与防制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双抗体夹心法是检测抗原的最常用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联接,形成固相抗体。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及杂质;
2)加受检标本,保温反应。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体抗原复合物。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原物质;
3)加酶标抗体,保温反应。固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结合。彻底洗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此时,固相载体上带有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抗原的量相关;
4)加底物显色。固相上的酶催化底物成为有色产物。通过比色,测知标本中抗原的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可以直接、快速、准确地检测猪细小病毒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所说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猪细小病毒方法,是兔抗猪细小病毒IgG作为一抗包板,鼠抗猪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后作为二抗,夹心法检测猪细小病毒病毒抗原。
本发明方法中所说的鼠抗猪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其制备方法是:杂交瘤的准备,用于免疫BALB/c小鼠,收集该免疫小鼠的腹水,进行脱脂纯化酶标。
本发明方法中所说的兔抗猪细小病毒IgG(PPV-IgG),其制备方法是:猪细小病毒的繁殖,用于免疫荷兰大白兔,收集该免疫兔的血清,进行IgG纯化。
本发明方法中兔抗PPV-IgG最佳包被浓度为0.91μg/ml(即最佳稀释倍数为1∶12800),酶标单抗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16,用pH 9.6碳酸盐缓冲液做为包被缓冲液,37℃包被1.5h,含8%犊牛血清的PBST为封闭剂,37℃封闭2h。样品37℃作用1.5h,用含4%犊牛血清的PBST稀释的酶标单抗,37℃作用1h,TMB做为显色剂,37℃避光显色10min。用PBST做为洗涤剂,每次5min。
本发明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猪细小病毒的方法检测结果的判定标准为A450≥0.445时结果判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单抗,这样大大减少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3C5酶标抗体层析图谱;
图2是3C5交联物各管全波长图示;
图3是PPV与单抗的Dot-ELISA结果;
图4是Dot-ELISA特异性检测;
其中,P为阳性对照,N为阴性对照,1~4分别为CPV、HCV、PCV1、PCV2;
图5是阴性对照;
图6是代号278的细胞病变;
图7是代号519的细胞病变。
具体实施方式
一.试验方法
1抗原的制备
1.1病毒的培养及繁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80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