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共视原理的单向授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6438.X | 申请日: | 2010-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7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辉;薛艳荣;吴海涛;王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6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原理 单向 授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授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共视原理的单向授时方法。
背景技术
时间是目前实现精度最高的物理量,时间的一个显著计量学特征是可以直接将国家标准传递出去,授时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授时是将本地时间(一般是国家标准时间)通过一定手段传递出去,采用广播的方式,供多个用户使用,授时系统的用户数量不限,用户都与授时主站的时间同步,是非常重要的时间传递方法。
目前的授时方法可分为陆基和星基两种,陆基授时方法主要有短波授时、低频时码授时、长波授时等,发射站在地面,一般覆盖范围小,精度约1ms~1μs。星基授时主要有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单向授时(如美国GPS授时),这种授时方法覆盖范围广,精度能达到10ns量级,是目前精度最高的授时方法。
我国目前的陆基授时系统有短波授时、长波授时、低频时码授时,都不能实现全国覆盖,卫星授时有基于北斗一号的授时系统,最高精度约20ns。授时系统整体落后于发达国家。
精密时间应用是建立在原子钟和授时基础上的,目前原子钟的秒级稳定度已经超过1E-12,但授时系统的精度最高的只有10ns量级,已经远远落后于原子钟的精度,急需对目前的授时方法进行改进。有很多场合,例如卫星导航系统地面站间同步、精密测定轨系统、守时实验室之间的同步等等,都需要优于2ns的时间同步,但由于授时精度不能满足需要,这些应用都采用GNSS共视和卫星双向时间传递技术,这些方法增加了用户的成本和负担,并且只能实现几个用户之间的同步,扩展性不足。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共视原理的单向授时方法,实现了精度为2ns的授时,可以改进授时方法,提高授时精度,为卫星导航系统地面站间同步、精密测定轨系统外场站同步、守时实验室之间同步的需要提供了时间同步。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共视原理的单向授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国内设置定时信号监测站N个,每个站的时间都与国家授时中心的协调世界时同步,每个站放置共视接收机,监测由电离层引起的电离层附加时延τi;所述的N∈[3,+∞)的任意整数;i表示不同的监测站且i∈[1,N]的任意整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计算N个监测站由于星历误差而引起的时延差Ti:
首先测量各站的大环时延:
然后计算各站的广播星历时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64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吸附嘴
- 下一篇:多层印刷电路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