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共视原理的单向授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6438.X | 申请日: | 2010-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7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辉;薛艳荣;吴海涛;王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6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原理 单向 授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共视原理的单向授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国内设置定时信号监测站N个,每个站的时间都与国家授时中心的协调世界时同步,每个站放置共视接收机,监测由电离层引起的电离层附加时延τi;所述的N∈[3,+∞)的任意整数;i表示不同的监测站且i∈[1,N]的任意整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计算N个监测站由于星历误差而引起的时延差Ti:
首先测量各站的大环时延:
然后计算各站的广播星历时延:
最后得到各站由星历误差引起的时延差Ti=(T1i-T2i);
其中(X,Y,Z)是发射站位置,(x,y,z)是卫星真实位置,(x′,y′,z′)是广播星历位置,(xi,yi,zi)为第i个监测站位置,c为光速;
步骤2:N个监测站将各自的由星历引起的时延差与电离层引起的电离层附加时延,通过通信卫星发送到导航主控站;
步骤3:用户接收由通信卫星广播的各监测站所监测到的由星历误差引起的时延差与电离层引起的电离层附加时延;
步骤4:根据用户的位置,对距离用户最近三个监测站的由星历误差引起的时延差进行加权平均,权取用户与这三个监测站距离的倒数,得到用户所在位置的虚拟基准站的星历误差引起的时延差:其中ri表示用户位置与所取三个监测站的距离,Ti表示所取三个监测站的由星历误差引起的时延差;
步骤6:根据用户的位置,对距离用户最近三个监测站的电离层附加时延进行加权平均,权取用户与这三个监测站距离的倒数,得到用户所在位置的虚拟基准站的电离层附加时延其中ri表示用户位置与所取三个监测站的距离,τi表示所取三个监测站的电离层附加时延;
步骤7:用户使用接收机测量用户时间与系统时间的偏差Tδ,该时间偏差包括用户时间与系统时间的真实偏差、星历误差引起的时延误差和电离层引起的电离层附加时延;
步骤8:将步骤7得到的时间偏差Tδ与步骤5、步骤6得到的用户所在位置的虚拟基准站的星历误差引起的时延差Tu和电离层附加时延T′u作差,为用户时间与系统时间的真实偏差,实现了多站共视授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64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吸附嘴
- 下一篇:多层印刷电路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