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辣椒精粗品中分离脱色辣椒精和辣椒色素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46261.3 | 申请日: | 2010-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0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红梅 |
| 主分类号: | A23L1/221 | 分类号: | A23L1/221;C09B61/00;C09B67/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0221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辣椒 精粗品中 分离 脱色 色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分离脱色辣椒精和辣椒色素的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脱色辣椒精的工艺方法中,多采用活性碳及硅藻土为吸附剂分离色素。但以上两种吸附剂制成的色层柱,不能回收色素,传质速率缓慢,柱效率差,回收率低,溶剂耗量大,难以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吸附剂不能回收使用,极大的污染环境。
采用色谱柱精制辣椒色素的方法中,中国专利CN1392201A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辣椒素中,存在溶剂耗量大,操作繁杂,收率低,并没有应用到脱色辣椒精的生产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辣椒精粗品中分离脱色辣椒精和辣椒色素的方法,本发明克服以活性炭及硅藻土生产脱色辣椒精的缺点,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脱色辣椒精并能够回收辣椒色素,精制出高品质的辣椒色素,是低耗高效的清洁工程。
本发明的辣椒精粗品中分离脱色辣椒精和辣椒色素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一)用浓度95%乙醇浸泡大孔分子吸附树脂,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装入层析柱中备用;
(二)以浓度为70%~90%的乙醇充分溶解辣椒精粗品;
(三)将辣椒精溶液注入装入分子吸附树脂的层析柱中,静置2小时~4小时;
(四)按流速20亳升/分钟~50亳升/分钟让溶液流出层析柱;
(五)用清水淋洗层析柱,以50亳升/分钟~85亳升/分钟流速流出层析柱,并将流出液弃掉;
(六)用浓度为50%~80%乙醇溶液洗脱层析柱中,并以10亳升/分钟~50亳升/分钟的流速流出层析柱,洗脱至流出液无辣味为止;
(七)收集第(六)步骤的洗脱液并与上述第(四)步骤乙醇流出液合并,减压浓缩得到脱色辣椒精;
(八)用正己烷洗脱层析柱,以10亳升/分钟~50亳升/分钟流速流出,直至流出液近乎无色;
(九)收集步骤(八)中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无辣味的辣椒色素。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辣椒精粗品中分离脱色辣椒精和辣椒色素的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在第(二)步骤中每100亳升的乙醇中溶解1~5克的辣椒精粗品。
所用树脂为HPD-A大孔分子吸附树脂。
在第(三)步骤中树脂与辣椒精乙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10。
所用层析柱规格为直径30cm×高度300cm。
在第(七)步骤或者第(九)步骤中减压浓缩,采用真空浓缩机组,加热温度为55℃,真空度为0.1mpa。
本发明以生产辣椒红色素的产品,质地粘稠,颜色深褐的辣椒精粗品为原料,以HPD-100A型大孔分子吸附树脂为吸附剂,以70%~90%乙醇溶液为溶剂,在层析柱中吸附辣椒色素及其他杂质,流出液经过减压浓缩得到脱色辣椒精,留在柱中的色素经过正己烷洗脱后浓缩可得到高品质辣椒色素。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以大孔分子吸附树脂为吸附剂,从辣椒精粗品中分离脱色辣椒精和辣椒色素的方法,生产方式可以克服以活性炭及硅藻土生产脱色辣椒精的缺点,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脱色辣椒精并能够回收辣椒色素,精制出高品质的辣椒色素,是低耗高效的清洁工程。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可以克服现在工艺技术不足,本发明采取大孔分子吸附树脂来吸附色素,可以使辣椒色素和辣椒素进行分离,同时得到高品质脱色辣椒精及辣椒红色素,洗脱容易,效率高,生产周期短,克服活性炭不能回收色素的缺点,树脂可以再生产使用,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在层析柱中加入20kg的HPD-100A大孔分子吸附树脂,用50L的乙醇(95%)浸泡2小时,后用清水洗干净,重复三次。用20L70%~90%的乙醇溶解的辣椒精粗品,注入层析柱中,室温下吸附2小时,以一定流速放入溶液并收集,用清水淋洗层析柱,弃掉流出液。再用50%乙醇溶液洗脱层析柱,直至流出液无辣味为止。合并两次流出液,以真空压力为0.06mpa,温度55℃,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到脱色辣椒精。再用正己烷洗脱层析柱,直至流出液近无色为止,真空压力为0.08mpa,温度为40℃,减压浓缩流出液,回收正己烷,得到辣椒红色素。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红梅,未经杨红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62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