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便携式充电器的插座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5447.7 | 申请日: | 201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7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洲;李裕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66;H01R27/02;H02J7/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便携式 充电器 插座 组合 | ||
1.一种具有便携式充电器的插座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源插座,包括:
一本体;及
一第一电源输出接口,设置在该本体上,该第一电源输出接口用以输出一交流电源;
一便携式充电器,可选择地与该电源插座连接,该便携式充电器包括:
一壳体;
一第二电源输入接口,设置在该壳体上,该第二电源输入接口可选
择地与该第一电源输出接口连接,以接收该交流电源;
一交流转直流转换电路,设置在该壳体内并与该第二电源输入接口电性连接,该交流转直流转换电路用以将该交流电源转换为一直流电源;
一储能单元,设置在该壳体内并与该交流转直流转换电路电性连接,该储能单元用以储存或释放该直流电源的电能;及
一第三电源输出接口,设置在该壳体上并与该储能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三电源输出接口用以输出该储能单元所释放的电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电源输出接口为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或小型通用串行总线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源输出接口及该第二电源输入接口分别为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规范中的一公连接器或一母连接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电源插座包括至少一第二电源输出接口,且该第二电源输出接口为双孔或三孔的插孔,用以输出该交流电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电源插座还包括一容置部,该容置部可选择地容置该便携式充电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组合,其特征在于,该便携式充电器还包括一外接式交流电源插头,且该外接式交流电源插头可选择地连接于该第二电源输入接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外接式交流电源插头以磁吸式或滑轨沟槽方式收纳于该便携式供电器的壳体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组合,其特征在于,该便携式充电器还包括:
一检测电路,设置在该壳体内并与该储能单元电性连接,该检测电路用以检测该储能单元的电压、电流或功率,以输出一检测信号;
一显示单元,设置在该壳体上;
一控制单元,设置在该壳体内并分别与该检测电路及该显示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根据该检测信号控制该显示单元显示一电量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组合,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与该交流转直流转换电路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根据该检测信号控制该交流转直流转换电路输出该直流电源至该储能单元。
10.一种具有便携式充电器的插座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源插座,包括:
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容置部及至少一插孔;
一第一电源输入接口,设置在该本体上,用以接收一交流电源;
一交流转直流转换电路,设置在该本体内,该交流转直流转换电路与该第一电源输入接口电性连接,并用以将该交流电源转换为一直流电源;及
一第一电源输出接口,设置在该容置部内并与该交流转直流转换电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输出接口用以输出该直流电源;
一便携式充电器,可选择地容置在该容置部内,该便携式充电器包括:
一壳体;
一电源传输接口,设置在该壳体上,该电源传输接口可选择地与该第一电源输出接口连接;
一储能单元,设置在该壳体内;及
一双向直流转直流转换电路,设置在该壳体内并与该电源传输接口电性连接,该双向直流转直流转换电路用以将该直流电源传输至该储能单元或将该储能单元储存的电力传输至该电源传输接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座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源输出接口及该电源传输接口分别为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或小型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一公接头或一母接头。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座组合,其特征在于,该便携式充电器还包括一直流电源转接头,且该直流电源转接头具有两个与该电源传输接口极性相反的电源传输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54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