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造乙醇的固体发酵生物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43551.2 | 申请日: | 201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4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童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彦 |
| 主分类号: | C12P7/06 | 分类号: | C12P7/06;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乙醇 固体 发酵 生物 方法 | ||
背景技术
甜高梁亦称芦粟、甜秫秸、甜秆和糖高粱,适应性极强,具有耐干旱、耐水涝、抗盐碱等多重抗逆性,在温度10℃以上和年积温在2900-4100℃范围即可种植;生长能力特别强,在籽粒成熟以后其茎叶仍保持青绿,继续进行光合作用。
利用甜高粱茎秆生产乙醇主要采用和液态两种发酵方式。液态发酵一般采用的是将鲜甜高粱茎秆进行榨汁,将汁液进行液态发酵。
但是液态发酵榨季短、汁液又需要浓缩后保存,榨汁设备投资大、过程能消耗高,一般每榨1吨秆耗电21Kwh,还有糖残留在渣中,废水处理也造成成本提高,不能实现商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法利用甜高粱生产乙醇的方法。甜高粱茎杆采用固态方式,整个过程在发酵罐中一次完成。
一种制造乙醇的固体发酵生物技术,其特征在于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乙醇,原料用甜高粱茎杆,无需榨汁液化。其过程包括:原料预处理、固体发酵、连续蒸/精馏、糟渣深加工、分子筛脱水。
本发明的优点:
1、优异的菌种(CGMCC 2026)使甜高粱秆固体发酵乙醇时间从传统窖式发酵的3天以上缩短至10小时以内,亦比用玉米发酵生产乙醇的时间(55小时)缩短5倍以上;
2、乙醇收率高于理论值的94%;
3、生产乙醇后的高粱秆作为乙醇生产所需蒸汽的锅炉燃料,实现了不使用外来化石能源(煤或天然气);
4、回收甜高粱秆中的水分作为乙醇生产工艺用水;
5、没有玉米等淀粉原料生产乙醇的蒸煮和糖化过程,节省能量、酶制剂和人工;彻底改善传统固体发酵生产乙醇工艺过程,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和和自动化控制;
具体实施方法
一种制造乙醇的固体发酵生物方法,整个过程采用固体发酵一次完成,其特征在于利用酵母菌CGMCC 2026(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代谢发酵生产乙醇,具体工序如下:
一,培养基(按重量体积比计):
(1)种子培养基,按重量体积比计,0.5-2%酵母粉,0.1-1%胰蛋白黄豆肉汤,0.5-0.9%磷酸氢二钾,0.1-0.3%磷酸二氢钾,5%乙醇,余量为水;
(2)基础发酵培养基,按重量体积比计,7-12%甘油,0.5-2%酵母粉,0.5-5%蛋白胨,0.5-0.9%磷酸氢二钾,0.1-0.3%磷酸二氢钾,5%乙醇,余量为水;
二,菌种培养
(1)取适量生产用酵母菌菌种,分布接入2-4只205ml厌氧摇瓶中,内装种子培养基200ml
(2)培养条件:真空抽泣,33-37℃静置培养10小时,OD600的吸光度值达到5以上,备用。
三,种子发酵
(1)在1立方米不锈钢种子罐中装入种子培养基约占种子罐容积的60-75%,蒸汽灭菌115℃/15min,冷却至30℃。
(2)取上述培养好的摇瓶菌种接入种子罐中,温度为33-37℃,充入无菌氮气搅拌培养,通气量0.1-0.2vvm,搅拌速率100-200rpm,生长10小时。
四,生产发酵
(1)在10立方米发酵罐中投入占罐总容积45-60%的基础发酵培养基,蒸汽灭菌115℃/15min,冷却至30℃。
(2)取种子罐中培养好的酵母菌无菌接入发酵罐
(3)发酵生产:温度为33-37℃,充入无菌氮气搅拌培养,通气量0.1-0.2vvm,搅拌速率50-10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彦,未经童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35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幼儿汽车座
- 下一篇:非道路用场地电动教练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