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性能调整装置、方法以及具有性能调整装置的处理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2094.7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9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林骐宏;萧丕承;林泰吉;马金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32 | 分类号: | G06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调整 装置 方法 以及 具有 处理器 | ||
1.一种性能调整装置,适用于支持性能微调的处理器,该性能调整装置包括:
可变延迟数据路径,包括多个电源区域,该可变延迟数据路径经过运算后产生至少一个数据路径的运算延迟值;
电压调整单元,产生多个操作电压,并分别传送到该可变延迟数据路径的所述电源区域;以及
延迟预测单元,用以接收系统容忍延迟值与该数据路径的运算延迟值,并根据该系统容忍延迟值与该运算延迟值产生电压调整信号到该电压调整单元,据以控制该电压调整单元输出与调整该电源区域的操作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性能调整装置,还包括时钟产生单元与动态电压频率调整控制单元,其中,当性能调整事件发生时,使用该动态电压频率调整控制单元选择操作点并据以输出时钟控制信号至该时钟产生单元,同时输出起始电压控制信号至该电压调整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性能调整装置,其中该电压调整单元包括:
电压切换单元,分别连接该可变延迟数据路径的所述电源区域至第一操作电压或第二操作电压,其中该第一操作电压的电压值高于该第二操作电压,以及
电压抖动控制单元,用以接收该延迟预测单元所输出的电压调整信号,经过编码后据以控制该电压切换单元进行所述电源区域与该第一操作电压及该第二操作电压的对应连接。
4.一种性能调整装置,适用一支持性能微调的处理器,该性能调整装置包括:
可变延迟数据路径,经过运算后至少产生一个数据路径的运算延迟值;
电压调整单元,产生多个操作电压,并传送到该可变延迟数据路径,使其可依不同电压使用不同延迟完成运算;以及
延迟预测单元,用以接收系统容忍延迟值与该数据路径的运算延迟值,并根据该系统容忍延迟值与该运算延迟值产生电压调整信号到该电压调整单元,据以控制该电压调整单元输出与调整该电源区域的操作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性能调整装置,还包括时钟产生单元与动态电压频率调整控制单元,其中,当性能调整事件发生时,使用该动态电压频率调整控制单元选择操作点并据以输出时钟控制信号至该时钟产生单元,同时输出起始电压控制信号至该电压调整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性能调整装置,其中该电压调整单元包括电压控制单元,用以接收该延迟预测单元所输出的电压调整信号,并产生对应的控制信号至电源管理集成电路。
7.一种处理器,包括:
可变延迟数据路径,其利用不同延迟时间完成运算,并产生运算延迟值;
指令调度器,用以接收该可变延迟数据路径的运算延迟值,据以判断是否暂停继续调度运算至该数据路径,并产生暂停信号传送至该数据路径,等候该可变延迟数据路径完成运算;
电压调整单元,产生多个操作电压并传送到该可变延迟数据路径;
性能调整装置,用以接收该可变延迟数据路径的运算延迟值与系统容忍延迟值,并据以产生电压调整信号到该电压调整单元,以控制该可变延迟数据路径的该操作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器,其中该性能调整装置,还包括时钟产生单元与动态电压频率调整控制单元,其中,当一性能调整事件发生时,使用该动态电压频率调整控制单元选择操作点并据以输出时钟控制信号至该时钟产生单元,同时输出起始电压控制信号至该电压调整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器,其中该性能调整装置的该电压调整单元包括:
电压切换单元,分别连接该可变延迟数据路径的所述电源区域至第一操作电压或第二操作电压,其中该第一操作电压的电压值高于该第二操作电压,以及
电压抖动控制单元,用以接收该延迟预测单元所输出的电压调整信号,经过编码后据以控制该电压切换单元进行所述电源区域与该第一操作电压及该第二操作电压的对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器,其中该性能调整装置的该电压调整单元包括:
电压控制单元,用以接收该延迟预测单元所输出的电压调整信号,并产生对应的控制信号至电源管理集成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20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