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站锅炉本体的密封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1447.1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8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悦;杨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悦;杨永强 |
主分类号: | F22B37/00 | 分类号: | F22B37/00;F16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站 锅炉 本体 密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炉顶密封装置和密封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密封装置由一块炉顶钢板及其上的陶瓷纤维密封层构成,该陶瓷纤维密封层是由三层陶瓷纤维层、每两层陶瓷纤维层之间的高温黏合剂及铺设在三层陶瓷纤维层上面的钢网构成,在炉顶钢板的缝隙上面依次设置一层耐火可塑料下层和一层耐火可塑料上层,在耐火可塑料上层和下层之间搁置一块薄塑料隔板,而在最上层的陶瓷纤维层顶面黏结一层金属膜。主要的密封方法是在炉顶钢板的工作面,横向间隔焊接多根呈螺旋钢筋、并浇注耐火可塑料下层;在混凝钢筋的耐火可塑料下层上铺设一层薄塑料隔板后,再浇注耐火可塑料上层;在耐火可塑料上层上面铺设3-5层陶瓷纤维层,并在最上层的陶瓷纤维层顶面黏结一层金属膜。
专利号为200810146654.X,专利名称为《电站锅炉炉顶组合密封装置及其密封方法》该技术中陶瓷纤维层下部布置有两层耐火可塑料层及一层薄塑料隔板,耐火可塑料层在受热膨胀情况下,会产生裂纹,以至于拉裂粉碎。而使得烟气在下部串行,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两层耐火可塑料会增加炉顶的承重量。此外密封方式需在耐火可塑料层中加装一层薄塑料隔板,而且中间加装的薄塑料隔板要求在高温运行时融化。此种做法不仅在现场施工时难于实施,大量增加了安装工作量和交叉作业的协调工作,对耐火可塑料的保养也造成困难。更严重的是融化后的薄塑料隔板熔渣将对锅炉炉顶各承压受热管道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产生的熔融的塑料气体也必将对上面的保温层等结构产生严重破坏,同时对现场的文明生产和环保问题产生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彻底解决密封层的裂缝问题,炉顶的承重轻,整个密封结构更加紧凑,布置更加合理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站锅炉本体的密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处理工作面:将锅炉本体纵横穿墙管之间形成膨胀差量点的工作面进行打磨清理,使工作面达到无浮灰和铁锈。
2)确定密封死点:在横向工作面上错列焊接不锈钢钉,不锈钢钉焊接的横向距离小于等于150mm,纵向距离小于等于100mm;
在纵向穿墙管上捆绑不锈钢丝;不锈钢钉焊接的位置和不锈钢丝捆绑的位置即为横向密封死点和纵向密封死点,所述横向密封死点所围成的区域为横向密封死点区域,所述纵向密封死点所围成的区域为纵向密封死点区域;膨胀差量点位于横向密封死点区域与纵向密封死点区域的中心部位;在焊接不锈钢钉时,使横向工作面上的横向密封死点区域与所述的膨胀差量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50mm;在捆绑不锈钢丝时,使纵向穿墙管上的纵向密封死点区域与所述的膨胀差量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50mm;
3)铺设陶瓷纤维层:在所述穿墙管之间的工作面上过盈填充陶瓷纤维层,陶瓷纤维层与所述的工作面之间通过高温粘合剂黏结。
4)铺设菱形不锈钢网:在陶瓷纤维层的表面铺设将陶瓷纤维层压紧的菱形不锈钢网;并在已经焊接好的不锈钢钉上安装逆止装置。
进一步,在所述的步骤4)之前还包括有步骤:铺设镍镉锰软网:在陶瓷纤维层内部铺设至少一层镍镉锰软网,陶瓷纤维层和镍镉锰软网之间使用高温黏合剂错缝搭接。
进一步,还包括有步骤5):加装固定钢丝:在每隔100mm~500mm间距的穿墙管之间的不锈钢菱形钢网上捆扎钢丝。
进一步,所述的逆止装置为逆止垫和设置在逆止垫上的加强垫。
进一步,还包括有步骤6):在锅炉顶棚与两侧墙及前后墙交叉处的纵向穿墙管与横向工作面相对的外侧面上再铺设陶瓷纤维层和菱形不锈钢网。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站锅炉炉顶的密封装置,包括在锅炉本体的纵横穿墙管之间形成膨胀差量点的工作面上铺设的陶瓷纤维层,和在陶瓷纤维层表面设有的不锈钢网,陶瓷纤维层和不锈钢网通过焊接不锈钢钉固定,其特征在于,在横向工作面上错列设有不锈钢钉,在纵向穿墙管上捆设有不锈钢丝,不锈钢钉焊接的位置和不锈钢丝捆绑的位置即为横向密封死点和纵向密封死点,所述横向密封死点所围成的区域为横向密封死点区域,所述纵向密封死点所围成的区域为纵向密封死点区域;膨胀差量点位于横向密封死点区域与纵向密封死点区域的中心部位;在横向工作面上的横向密封死点区域与所述的膨胀差量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50mm,在纵向穿墙管上的纵向密封死点区域与所述的膨胀差量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50mm;所述的陶瓷纤维层为陶瓷纤维毯。
进一步,所述的不锈钢网呈菱形。
进一步,在陶瓷纤维层内部铺设至少一层镍镉锰软网,陶瓷纤维层和镍镉锰软网之间通过高温黏合剂错缝搭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悦;杨永强,未经王悦;杨永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14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