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车身前端和制造汽车车身前端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27589.0 | 申请日: | 2010-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5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马赛厄斯·哈利克;奥利弗·舒茨;斯蒂芬·罗森普兰特;斯蒂芬·格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6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身 前端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前端和一种制造汽车车身前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出于尤其是用于乘客保护的法律规定的原因,汽车车身前端的设计非常耗费。
在欧洲专利文献EP 1081024A2中公开了一种带有两个侧面布置的纵梁的汽车车身前端,该纵梁外侧分别与一个带有用于车轮悬架减震支柱的减震支柱座的车轮罩连接。在此各减震支柱座与一个舱壁板的侧面部分焊接连接,以使水箱向下封闭,并与一个车轮罩的后部车轮罩支柱的上方端部连接。
在德国专利文献DE 10338389Al中公开了一种尤其用于轿车的汽车车身的车厢前围板加固装置,其在汽车碰撞时应确保车厢前围板的防穿透的支承。为此,分别在总共两个纵梁的每一个中,一个位于车厢前围板前面的前纵梁区域与一个位于车厢前围板后面的后纵梁区域这样分别与一个垂直的、延伸至一个通风区域内横梁的车厢前围板支杆连接,以使在汽车碰撞时通过前纵梁区域作用在车厢前围板上的力可以通过多种力传导途径被引至汽车车身内,由此可靠地避免了车厢前围板被穿透进入驾驶舱。在此,两个车厢前围板支杆各自固定地与一个配属的底板纵梁的区域相连,该区域从后面与车厢前围板相邻。
然而,这种正面碰撞设计,也就是用于汽车正面碰撞时的汽车车身前端设计,对于北美和欧洲来说具有相反的要求。对于欧洲市场车厢前围板的穿透应该被控制得尤其少,而在北美最重要的设计标准是低减速脉冲 通常在减速脉冲下降时车厢前围板穿透增大,反之亦然。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车厢前围板加固装置既不适合满足欧洲市场的要求,也不适合满足北美市场的要求。对两种要求的折中方案导致整体构架中的重量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设计一种汽车车身前端和一种制造汽车车身前端的方法,为这两种相反的要求提供一种对各自均理想的结构,此外这种汽车车身前端应该具有尽量小的重量并且对白车身焊装的改动尽量少。
该技术问题通过一种汽车车身前端和一种制造汽车车身前端的方法解决。按本发明的汽车车身前端具有一个车厢前围板和一个车厢前围板横梁,其中,该车厢前围板横梁基本上沿汽车横轴线方向布置。此外,所述汽车车身前端具有一个基本上沿汽车竖轴线方向布置的第一车厢前围板支杆。此外,所述第一车厢前围板支杆在所述车厢前围板横梁的第一区域中支承在该车厢前围板横梁上。所述第一车厢前围板支杆在此可设计为铰链柱
按本发明的汽车车身前端的优点是,借助所选择的按照车厢前围板横梁和第一车厢前围板支杆形式的设计结构支撑一个汽车前架结构,从而在汽车正面碰撞时可最佳地防止车厢前围板被穿透。然而所述第一车厢前围板支杆没有像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那样,直接支撑所述前架,而是仅间接地通过置于其间的、受压可局部弹性形变的车厢前围板横梁来支撑所述前架。由此按本发明的汽车车身前端是一种轻便的、为高碰撞负荷而制备的结构,该结构可通过对结构刚度非常简单的调整适应不同的市场要求。
在按本发明的汽车车身前端的一种尤其优选的设计中,在所述车厢前围板横梁的第一区域中布置有一个加强元件。在此该加强元件可设计为舱壁。
在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所述加强元件的刚度与在汽车正面碰撞时有关车厢前围板穿透或减速脉冲的要求相适应。为此所述加强元件可以设计为刚性的舱壁(Schott)并布置在所述车厢前围板横梁的第一区域内。由此防止了车厢前围板横梁的塌瘪(Kollabieren)并确保了一个适应于欧洲要求的尽可能小的车厢前围板穿透。对于北美要求来说,所述舱壁可以设计得较软,使其虽然依旧有足够的刚性用以在一个早的碰撞时间点稳定住前架,但在一个较晚的碰撞时间点却使车厢前围板横梁有可能塌瘪。由此,可以在承受车厢前围板穿透轻微增加的同时,按照北美要求来减小减速脉冲。总的来说,由此以有利的方式进一步改进了汽车车身前端与在汽车正面碰撞时的不同要求的适应性。
在一种实施形式中,所述加强元件由一块钢板构成。在一个可选的实施形式中,所述加强元件由塑料制成。在此尤其优选的是,所述塑料是纤维增强塑料。在所有已述的实施形式中,以有利的方式实现了按本发明的汽车车身前端的尽可能小的重量。
所述加强元件可通过螺栓连接与所述车厢前围板横梁连接。此外,该车厢前围板横梁可具有一个上部盖板,在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形式中,该加强元件与上部盖板设计为整体。由此确保了该加强元件以及必要时车厢前围板横梁的上部盖板的尤其简单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75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硬盘驱动器的斜轨
- 下一篇:一种自供电跟踪太阳探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