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26576.1 | 申请日: | 2010-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9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聂广军;吴雁;苗卿华;韩思媛;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K47/40 | 分类号: | A61K47/40;A61K31/337;A61K9/14;C08B37/16;C08G63/91;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括载体和负载在该载体上的活性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的环糊精-脂肪族聚酯-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纳米粒子,
式(1)中m为6-8的整数,G为氧原子或E为由下述式(2)表示的结构,
式(2)中L为由式(3)、式(4)或式(5)表示的脂肪族聚酯结构,R和R’均表示碳原子数为5-21的烃基,R和R’相同或不同,
式(3)中n为12-240的整数,式(4)中z为6-120的整数,式(5)中x为12-240的整数,y为12-240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00-300nm,所述环糊精-脂肪族聚酯-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100000Da,所述活性成分与环糊精-脂肪族聚酯-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的质量比为2.5-100∶1,所述纳米粒子对活性成分的包封率为34-97%,载药量为0.7-47.1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活性成分为紫杉醇。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有机胺的存在下,在第一有机溶剂中,使酯和环糊精接触,得到由式(6)所示的环糊精-脂肪族聚酯接枝聚合物,所述环糊精为选自α-环糊精、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或γ-环糊精中的一种;所述的酯为丙交酯、乙交酯和己内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式(6)中m为6-8的整数,G为氧原子或L为由式(3)、式(4)或式(5)表示的脂肪族聚酯结构,
式(3)中n为12-240的整数,式(4)中z为6-120的整数,式(5)中x为12-240的整数,y为12-240的整数;
(b)在含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的存在下,在第二有机溶剂中,使所述环糊精-脂肪族聚酯接枝聚合物和4-硝基苯氯甲酸酯接触,得到由式(7)所示的环糊精-脂肪族聚酯-4-硝基苯氯甲酸酯接枝聚合物,
在式(7)中m为6-8的整数,G为氧原子或L为由式(3)、式(4)或式(5)表示的脂肪族聚酯结构,A为由式(8)表示的结构,
式(3)中n为12-240的整数,式(4)中z为6-120的整数,式(5)中x为12-240的整数,y为12-240的整数;
(c)在有机胺的存在下,在第三有机溶剂中,使所述环糊精-脂肪族聚酯-4-硝基苯氯甲酸酯接枝聚合物和磷脂酰乙醇胺接触后,将所得产物与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溶液接触,得到由式(1)所示的环糊精-脂肪族聚酯-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所述磷脂酰乙醇胺为选自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二油脂酰磷脂酰乙醇胺或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一种,
式(1)中m为6-8的整数,G为氧原子或E为由下述式(2)表示的结构,
式(2)中L为由式(3)、式(4)或式(5)表示的脂肪族聚酯结构,R和R’均表示碳原子数为5-21的烃基,R和R’相同或不同,
式(3)中n为12-240的整数,式(4)中z为6-120的整数,式(5)中x为12-240的整数,y为12-240的整数;
(d)在第四有机溶液中,使活性成分、所述环糊精-脂肪族聚酯-磷脂酰乙醇胺接枝聚合物、以及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或水进行接触,然后除去第四有机溶剂,进行离心,得到药物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有机胺为三乙胺,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所述含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为4-二甲氨基吡啶和吡啶,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氯仿或二氯甲烷,所述第三有机溶剂为氯仿或二氯甲烷,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醇,所述第四有机溶剂为选自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65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紫外光或电子束辐射固化粉末涂料
- 下一篇:社群网站的使用者资料配对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