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跟踪监测喷汽式发动机的尾汽温度验证热效率的联合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23409.1 申请日: 2010-07-04
公开(公告)号: CN101893516A 公开(公告)日: 2010-11-24
发明(设计)人: 周广义 申请(专利权)人: 周广义
主分类号: G01M15/10 分类号: G01M15/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1114***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跟踪 监测 喷汽式 发动机 温度 验证 热效率 联合 装置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喷汽式发动机,通过跟踪监测尾汽温度,获取有关技术数据,用于科研和教学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理论认为:喷气式发动机的热效率为50%,内燃机的热效率为30%,汽轮机的热效率为35%......然而本人认为这些是不成立的,为此本人曾以周三○的网名先后发表了三个相关的帖子。

1、《再次发起对热力学谬误的抨击》(新浪、教育视点,08年2月,作者周三○于山东莱芜吐丝口,电话:13963470630)

2、《推翻物理学误导误人的谬误,打开能源利用的另一半壁江山》(新浪,科学探索,09年1月,作者周三○于山东莱芜吐丝口)

3、《以自然规律为准绳,推翻经典学说,重建新的理论体系》(凤凰论坛,09年7月,作者周三○于山东莱芜吐丝口)

这三个帖子,均以“30实验”为依据(这是三十年前的实验,今称30实验),在30实验中,土法制作了两枚原始火箭,分别在作功与不作功的状态下,测得两者的尾气温度是相等的!——从而为推翻“热效率”和“热转化为功”之说提供了可靠的事实和依据。

然而这一可行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手段尚无法作为教具得以推广和应用,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推动火箭的火药,是法律禁止个人拥有的危险品,且在操作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并造成严重污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具体结构如下:

用煤气炉加热,使压力锅内的水受热后变成高压高温的蒸汽,经空心轴进入转子的内腔最终在喷口喷出,反冲力使转子高速旋转,驱动卷扬机提起重物,此时为作功状态;当推动制动手柄实施制动,迫使转子停止转动,重物亦停止提升,此时为不作功状态。根据现有理论进行分析,呈作功状态时,热效率50%,即热量一半转化为功,另一半存在尾汽中;而呈不作功状态时,热效率○,热量全部存在尾汽中。显然,两者尾汽中的热量相差一半!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是否与事实相吻合,本发明在位于两个喷口的最佳处各安置与其同步的温度表,以跟踪监测尾汽的即时温度。(由温度导出热量)

实验开始:当本发明呈作功状态时(转子高速旋转,重物提升),此时两只温度表显示的数字均为130℃,而呈不作功状态时,(转子角速度为0,重物停止提升),此时两只温度表显示的数字仍然为130℃。(根据2010年1月1日第一次实验记录),显然,作功与不作功,尾汽中的热量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从而可以认定“热效率”和“热转换为功”之说是毫无事实依据的。

通过实验,得到几点启示:

1、汽体喷出,能量和热量同步释放:能量是分子的加速度,而热量是分子的“体温”,此时,分子的质量和速度已经成为功的载体,与宏观物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同属牛顿力学的范畴,无需所谓的“转化”,也不存在“热效率”的问题。而热量只是分子的“体温”,与分子的动量已无任何关系,它只能遵照传热学指定的线路,在宇宙间继续扩散和传播,本身永远不会损耗!

2、能源、能量、生命和时间在宇宙间形成了一个无穷大的产业链:能源释放能量......能量走向使命的终点......生命摄取能量......生物繁衍不息......如远古森林被地层覆盖,通过时间,形成石油和煤炭......自然链式循环。在循环中,天体不断演化,自然景色万千,宇宙间的生命,一步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3、能量既“创生”也“死亡”,各种能量最终变成热量,最终到达使命的终点。它们在宇宙间的扩散和传播中,只能向前而不能后退,这就是最普遍的自然规律。四顾身边的各种能量,都是来去匆匆,一去不返。因此,人们永远无法将能量囚禁在一个固定的场所从而搞出某种“永动机”,也永远无法对能量实施同步跟踪以实现“能量守衡及相互转化”。“能量守衡相互转化”之说只是人们的主观意识,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因此,本发明的推出,将为推翻有关经典学说、重建新的理论体系,提供可靠的事实和依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喷口可持续喷汽,不像“30实验”中燃放的火药瞬间即逝,因此为监测和获取有关技术数据,有着宽松的时间和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2是图1分解的转子总成示意性俯视图。

图1图2中,1、煤气炉  2、压力锅  3、空心轴  4、转子  5、温度表  6、卷扬机  7、制动手柄  8、卷筒  9、温度表  10、牵引绳  11、重物  12、喷口  13、喷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广义,未经周广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34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