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OS/umu遗传毒性效应的试管测试方法及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17154.8 申请日: 2010-06-24
公开(公告)号: CN102297858A 公开(公告)日: 2011-12-28
发明(设计)人: 魏东斌;谭卓威;杜宇国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G01N21/78 分类号: G01N21/78;G01N21/03;C12Q1/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5***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sos umu 遗传 毒性 效应 试管 测试 方法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的是一种SOS/umu遗传毒性效应的试管测试方法及装置,属于环境污染检测和评价技术范畴。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以前的估计,而环境污染物的遗传毒性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遗传毒性(或称基因毒性),是指化学物质和辐射线等对机体遗传物质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毒性,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均为DNA损伤所致的突变。随着遗传毒理学相关领域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遗传毒性的分子机理得到了深入的阐释,遗传毒性效应的测试、评价方法也在不断建立和改进。目前最主要的研究遗传毒性的方法有Ames实验、染色体畸变实验、微核实验、彗星实验、姐妹染色体交换实验等。利用这些方法或它们的组合,可以从基因、染色体等多个水平检测污染物的遗传毒性效应。

SOS/umu实验(简称umu实验)是1985年由日本学者Oda等根据DNA损伤时诱导SOS反应而表达umuC基因这一基本原理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检测环境诱变物的短期筛选实验,由于该方法具有可靠、稳定、准确等诸多优势,1998年该方法被国际标准组织(ISO)确定为标准方法(ISO/CD13829),沿用至今。SOS/umu测试系统是在鼠伤寒沙门氏菌TA 1535中导入携带umuC-LacZ嵌合体的特异性质粒psKl002。umuC基因在正常情况下被LexA基因产物——阻遏蛋白所封闭,一旦环境污染物使细菌的DNA受损,细菌即产生SOS反应,菌体RecA基因产物被激话,成为具有活性的蛋白水解酶,此酶可切除阻遏蛋白,使受封闭的umuC操纵子启动,并带动umuC-LacZ融合基因转录、翻译,表达出有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融合蛋白。通过检测该酶被诱导的活性,可判断受试物引起DNA损伤的程度。在传统的SOS/umu实验操作中,采用三角瓶作为受试细菌培养的容器,采用96孔板作为暴露、修复、显色等操作的容器,采用8通道移液器作为溶液转移的工具,采用微孔板恒温振荡器作为混合震荡的工具,采用酶标仪作为测定吸光度的工具。但是,这一测试方法在实际测试和推广普及中还存在一定限制,如实验中一次性96孔板、一次性移液头(枪头)等实验耗材的用量大,8通道移液器、微孔板恒温振荡器、酶标仪等仪器设备的价格高,难以普及推广;另外,一次性“塑料”耗材还会增加环境污染负荷。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更为简便、经济、绿色,便于推广的SOS/umu遗传毒性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传统SOS/umu遗传毒性检测方法中必须使用大量一次性实验耗材和价格昂贵、普及率不高的仪器等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试管、移液管(或单道移液器)、恒温水浴振荡器、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和价廉、普及率高的仪器进行遗传毒性测试的方法,为化学污染物和环境样品遗传毒性测试方法的推广开辟一条新途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设计发明出一种专门的试管,利用该试管作为菌液培养、污染物暴露、损伤修复、显色、测试等操作的容器,代替传统方法中使用的96孔板;同时,运用水浴恒温振荡器代替传统方法中价格昂贵的微孔板恒温震荡器,使得溶液的振荡、混合更加充分;将传统方法中溶液、菌液的体积适当放大,采用已灭菌的移液管(或移液器)转移溶液、菌液,也能实现准确转移的目的;运用可见分光光度计代替传统方法中的酶标仪进行吸光度测定。

本发明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发明了一种专门的试管用于SOS/umu遗传毒性测试;(2)使用试管代替传统方法中的96孔板进行遗传毒性效应的测试,试管可以重复使用,既大大降低了测试成本,也避免了一次性“塑料”孔板的大量使用,更加符合环境保护的理念;(3)使用可见分光光度计代替传统方法中的酶标仪进行测试,可见分光光度计价格便宜,实验室普及率很高,因此,本发明既节省了实验室的建设费用,也便于检测方法的推广普及;(4)使用移液管或单通道移液器代替传统方法中的多通道移液器,降低了实验室的建设费用,减少了“塑料”移液头(枪头)的大量使用,降低了测试成本,也符合环境保护的理念;(5)采用试管作为测试容器,实验过程中可以使用水浴恒温振荡器进行溶液的混合、震荡,代替了传统方法中使用价格昂贵的微孔板恒温振荡器,降低了实验室装备费用,便于方法的推广普及;(6)本发明基本实现了常量化操作,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微量溶液的移取等操作,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的要求,也便于方法的推广普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71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