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OS/umu遗传毒性效应的试管测试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7154.8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7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魏东斌;谭卓威;杜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03;C12Q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os umu 遗传 毒性 效应 试管 测试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专门针对化学污染物遗传毒性效应的试管测试方法,属于环境检测和评价技术范畴。通过设计发明一种专门的试管,利用该试管进行SOS/umu实验,达到检测化学污染物遗传毒性效应的目标。该方法简便、经济、绿色、准确,需要实验耗材少,无需昂贵的仪器设备,对实验操作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便于推广应用。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污染物遗传毒性的试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计发明一种专门的试管,用于SOS/umu遗传毒性测试,该试管的材质包括有机玻璃、玻璃、石英、聚四氟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其形状为L型,其中L=2~10cm,L’=4~6cm,B=0.3~6cm,B’=1~1.5cm,H=6~10cm,H’=0.3~6cm,α=60~120°。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污染物遗传毒性的试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受试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培养,到化学污染物的暴露,到损伤细菌的修复,再到酶的显色和测试等所有步骤,都在试管中完成。实验用试管的材质包括有机玻璃、玻璃、石英、聚四氟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污染物遗传毒性的试管测试方法,其特征还在于:不仅适用于单一化学污染物、复合化学污染物的遗传毒性效应检测,也适用于液态、固态、气态环境样品的遗传毒性效应检测,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工业废水、市政污水、家庭废水、再生水、农田排水、矿山尾水等液体样品,底泥、污泥、土壤、垃圾、生物质等其他固体样品,工厂、居室、办公室等气体样品。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污染物遗传毒性的试管测试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有细菌培养、暴露、修复、显色等过程中的振荡速度在50-2500转/分钟之间。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污染物遗传毒性的试管测试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有细菌培养、暴露、修复、显色等过程中的培养温度在5-40℃之间。
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污染物遗传毒性的试管测试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受试细菌暴露化学污染物的时间0.5-10小时之间。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污染物遗传毒性的试管测试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受试细菌经化学污染物暴露后,受损细菌的修复时间在0-10小时之间。
9.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污染物遗传毒性的试管测试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受试细菌经化学污染物暴露、修复后的显色时间在0-5小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71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向码垛机器人的离线仿真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