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晶复合NdFeB永磁合金晶化的热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5783.7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2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谭晓华;徐晖;唐永军;范海平;侯金超;满华;龙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C21D1/04;C21D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复合 ndfeb 永磁 合金 热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晶复合NdFeB永磁合金晶化的热处理工艺,属制备磁性材料的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纳米晶复合永磁合金是由软磁相与硬磁相在纳米尺寸内复合组成的永磁材料,其特征为:基体相可以是硬磁相,也可以是软磁相,两相均高度弥散地均匀分布,彼此在纳米尺寸复合;为获得高的永磁性能,要求硬磁相有尽可能高的磁晶各向异性,而软磁相有尽可能高的饱和磁化强度;两相(或第二相)晶粒尺寸达到纳米级的大小,两相界面处存在磁交换耦合作用。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的出现,引起了世界各国材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从理论和实验上,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合金制备方法主要有熔体快淬法、机械合金法(MA)、氢化法(HDDR)、磁控溅射法、气体雾化法(GA)等。由于熔体快淬法,操作方便,工艺简单,有利于工业化生产,从而成为最重要的一种制备方法。
为获得最优的磁性能,实际上多采用熔体快淬加非晶晶化法。先将母合金快淬成非晶薄带,而后进行晶化处理。为了获得好的性能,还可以采用一些非传统退火工艺如:高压退火、快速加热退火、激光退火、脉冲退火和磁场退火等。Wang等人利用高压退火晶化获得了高性能的Pr2(Fe,Co)14B/α-(Fe,Co)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Gao等人用非晶晶化法研究了加热速度对Nd7Fe86Nb1B6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晶化的相变过程,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快速加热退火可得到常规退火更高的磁性能。Zhang等人利用激光束以200℃/sec的加热速度将Nd15Fe78.5C5.5B合金非晶薄带迅速加热到800℃~900℃,与常规退火相比,快速加热退火的硬磁相和软磁相形核和迅速长大受限,因而组织细小且均匀,永磁性能优异。磁场退火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晶化方法,它不仅可以细化晶粒,还可使晶粒有一定的定向分布。Yang等人对成分为Nd4Fe73.5Co3(Hf1-xGax)B18.5的合金以40m/s快淬速度制备的薄带在650~710℃条件下晶化处理5分钟,在热处理时沿带长方向施加398kA/m(5KOe)的磁场,结果发现:与常规热处理相比,磁场晶化热处理可以抑制晶粒生长,使软磁相晶粒细化约20%,且均匀分布,使剩磁和磁能积增加约30%。在现有的文献报导的磁场处理多采用恒稳磁场,费用贵,成本高。我们利用熔体快淬法制得合金的快淬薄带后,发展了利用高强度、低成本的脉冲磁场方法进行退火,进一步提高了合金的综合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纳米晶复合NdFeB永磁合金综合磁性能的晶化热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a.将钕铁硼合金的快淬薄带在热处理炉中进行常规晶化退火,在640℃~750℃的温度范围内,以640℃为起始温度,每增加30℃选一个温度,共选4个温度。通过对每个温度退火后的样品测量磁性能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钕铁硼合金快淬薄带的晶化温度。
b.将钕铁硼合金的快淬薄带放入真空热处理炉中进行脉冲磁场退火处理,真空退火炉是平行磁场方向放入脉冲磁场线圈中(其中薄带辊面方向和磁场方向平行),抽取炉内空气直到真空度达到3×10-3~5×10-3Pa时开始升温,升温至640~750℃后保温,退火保温时间为20~40min,保温到退火保温时间的一半时开始进行脉冲磁场充磁直到降温空冷5~10min后停止,充磁的脉冲磁场频率为0.01~0.10Hz,充磁时间为15~35min,磁场强度为2~8T。
本发明的特点是:
(1)采用了在退火晶化处理纳米晶复合NdFeB合金的快淬薄带时引入脉冲磁场的方法,目的是保证合金在晶化析出软硬磁相的过程中,外加脉冲磁场能起到细化晶粒,促进软硬磁相形成和使磁畴转动的作用;(2)采用施加脉冲磁场与退火不同步方式,即保温到退火保温时间的一半时再开始充磁直到降温空冷5~10min后停止,目的是促使合金中软硬磁相析出,并使磁畴发生偏转,促进交换耦合作用,从而提高合金的剩磁和矫顽力,改善合金的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57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汞碱锰型电解二氧化锰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造泵体时的调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