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平衡两轮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5374.7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0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何斌;吕海峰;刘文珍;竺文俊;楼刚涌;张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M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两轮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自平衡双轮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行车由于两轮前后分布,车辆转弯半径较大,无法在小空间的范围内灵活行驶且无法倒车,而市场上一些电动车又由于结构复杂、操作困难、消耗大量电能、电池使用时间短、价格昂贵等原因无法大规模使用,所以就迫切需要一种既可以代替人步行,价格又比较便宜、绿色环保、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可以强身健体的特殊车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以最经济、最简单、最轻量化的手段可以在某些特殊场合下既能代替人步行,又能强身健体的自平衡两轮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构思是:21世纪最环保的能源是人力,本发明没有配备任何电动部件,完全靠人力驱动,这样就解决了环保和续航问题。该小车采用多个简单构造的零件装配而成,各个零件可以批量生产、独立维修、便于组装、可重构性很强。该自平衡小车主要由车轮、踏板、踏板轴、车杆、把手、车把连接、车把连接法兰、和连接器组成,通过人力给踏板一组扭矩,使得自平衡小车能够行驶。本发明采用简化设计理念,对于每一个零部件去除了不必要的加工步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平衡小车的工艺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上述发明构思,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自平衡双轮车,包括车轮、踏板、弯头、连接钢管、钢管法兰、车杆、把手、车把连接头、车把连接法兰、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经所述连接钢管连接所述钢管法兰组成踏板轴,两个所述踏板内凹槽分别同所述钢管法兰同圆心,通过螺栓固定连成一体,与踏板轴转动连接,把手和车把连接头通过焊接连接,车杆与车把连接法兰固定连接,所述车把连接法兰与车把连接头固定连接。
所述两车轮分别分布在所述连接器左右两侧。
所述弯头,连接钢管和钢管法兰通过螺纹连接成曲柄机构,并且绕其转动的两个踏板不在同一直线。
所述撑脚通过一个撑脚支架与所述连接器摆动连接,其中撑脚同撑脚支架上的圆孔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撑脚支架与连接器摆动连接。
所述车杆是有轴肩的一根空心管,其轴肩与车把连接法兰相靠,车杆靠近轴肩的那端被插入车杆连接头中,车把连接头与车把连接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实质性特点和优点:价格便宜、绿色环保、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平衡小车的主视图;
图2是自平衡小车的外形图;
图3是自平衡小车的沿车杆端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本自平衡双轮车包括车轮1、踏板2、弯头3、连接钢管6、钢管法兰5、车杆8、把手11、车把连接头10、车把连接法兰9、连接器7和撑脚4,所述弯头3经所述连接钢管6连接所述钢管法兰5组成踏板轴,两个所述踏板2内凹槽分别同所述钢管法兰5同圆心,通过螺栓固定连成一体,与踏板轴转动连接,所述把手11和所述车把连接头10通过焊接连接,所述车杆8与所述车把连接法兰9固定连接,所述车把连接法兰9与所述车把连接头10固定连接。让一个体重不超过80Kg的人站在踏板上,像骑自行车那样,踏动踏板,然后调整自己的身体使车杆保持平衡,其最高时速可达16千米每小时,因为该小车的平衡要靠自身的扭矩来完成,所以初学者开始骑时要锻炼一下,练习一下自己的平衡能力。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特别之处如下:所述两车轮1分别分布在所述连接器7左右两侧。所述弯头3,连接钢管6和钢管法兰5通过螺纹连接成曲柄机构,并且绕其转动的两个踏板2不在同一直线。有一根撑脚4通过一个撑脚支架12与所述连接器7摆动连接,其中撑脚4同撑脚支架12上的圆孔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撑脚支架12与连接器7摆动连接。所述车杆8是有轴肩的一根空心管,其轴肩与车把连接法兰9相靠,车杆8靠近轴肩的那端被插入车杆连接头10中,车把连接头10与车把连接法兰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5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盒及瓶装液态奶加热器
- 下一篇:枪弹智能远程控制交叉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