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表面改性聚膦腈微米球的复合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4380.0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2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维;黄小彬;唐小真;陈奎永;顾晓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 | 分类号: | H01M10/056;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表面 改性 聚膦腈 微米 复合 固体 电解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表面改性聚膦腈微米球的复合固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其组分质量百分比为:聚氧化乙烯与聚膦腈微米球质量百分比为1%~30%,聚氧化乙烯和可离解的锂盐质量按照氧原子与锂原子的摩尔百分比为8%~20%确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改性聚膦腈微米球的复合固体电解质,其特征是,所述的组分分子量为:聚氧化乙烯分子量Mw为100,000~1000,000,可离解的锂盐分子量Mw为106.5,聚膦腈微米球填料分子量Mw为138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改性聚膦腈微米球的复合固体电解质,其特征是,所述的可离解的锂盐为LiClO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改性聚膦腈微米球的复合固体电解质,其特征是,所述的表面改性聚膦腈微米球填料为表面经过化学基团修饰的-OH、-COC或者-COOC聚膦腈微米球。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改性聚膦腈微米球的复合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按照聚氧化乙烯与聚膦腈微米球质量百分比:1%~30%称取表面改性聚膦腈微米球,在溶剂中超声分散;
②然后按照聚氧化乙烯和可离解的锂盐为氧原子与锂原子的摩尔百分比为:8%~20%的比例加入相应的聚氧化乙烯和可离解的锂盐,磁力搅拌均匀;
③进一步将混合溶液浇铸到聚四氟乙烯模板上,挥发其中的溶剂;
④最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即可得到复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表面改性聚膦腈微米球的复合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①中的所述的超声分散为10~60分钟。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表面改性聚膦腈微米球的复合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①中的所述的溶剂为乙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表面改性聚膦腈微米球的复合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②中的所述的磁力搅拌为5~25小时。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表面改性聚膦腈微米球的复合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④中的干燥,是指在50℃下,干燥24~4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43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垫防松六角螺母的冷挤压模具
- 下一篇:型材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