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烷基葡萄糖酰胺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9821.8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3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朱蕊;赵磊;桂根云;杨俊柱;邵建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台精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1/02 | 分类号: | C07C231/02;C07C2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烷基 葡萄糖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N-烷基葡萄糖酰胺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N-烷基葡萄糖酰胺是一种无毒无刺激、易生物降解的糖基表面活性剂,所用原料来自于可再生资源,对环境和生物安全性高,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性能温和,是具有一定阴离子性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可通过脂肪酸碳链长度、取代基及糖基来调整产品的各项性能。作为助表面活性剂有广泛的用途,应用于洗衣粉、液体洗涤剂、手洗餐具洗涤剂、多用途清洗剂和个人保护用品中。
合成的方法为首先用葡萄糖和烷基胺或羟烷基胺在溶剂或水中反应生成加合物,然后加氢反应生成葡萄糖甲胺,可用于此反应的加氢催化剂较多,如Ni、Pt、Pd、Fe、Cu等,常用的催化剂是镍,镍既可以是颗粒镍,也可以是负载镍或雷尼镍。在有机醇溶剂和水体系,反应通常在高压搅拌釜中,50℃~120℃、0.7MPa~8MPa下进行。
葡萄糖酰胺的合成是一个酰胺化反应,常用脂肪酸酯和葡萄糖甲胺反应,在碱性催化剂下催化进行,常用的碱性催化剂为乙醇钠、碳酸钠或碳酸钾。由于葡萄糖甲胺的熔点较高,为了帮助葡萄糖甲胺的溶解和与脂肪酸酯的混合,在反应体系中通常加入带羟基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醇和丙二醇等,最常用的是乙醇和丙二醇或乙醇和丙二醇的混合物,通常升温到130℃~140℃,所以现有技术中的N-烷基葡萄糖酰胺的合成方法在常温常压下不可能进行,对于反应的条件要求较严,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常压下、采用复合高效催化剂就可进行的N-烷基葡萄糖酰胺合成方法。
一种N-烷基葡萄糖酰胺的制备工艺,其中,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无水葡萄糖在搅拌下加入醇类溶剂中,使葡萄糖在溶剂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80%,加入甲基胺,反应温度在10~40℃,常压下反应1~3h,直至溶液透明,反应时通入N2保护,葡萄糖与甲基胺的摩尔比为1.0∶1.0~3.0;
(2)将步骤(1)制得的透明溶液加入催化剂Ni-Cu/TiO2,催化剂中Ni∶Cu∶TiO2的质量比为0.7~1∶0.6~0.8∶0.3~0.5,催化剂加入量为葡萄糖质量的2~20%,在50~80℃,通入N2,常压下反应1~2h,过滤出催化剂,然后0~10℃下进行结晶,得到葡萄糖甲胺白色结晶,进行干燥;
(3)将步骤(2)制得的葡萄糖甲胺和脂肪酸甲酯按葡萄糖甲胺与脂肪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0∶1.0~1.10加入醇类溶剂中,通入N2以保护色泽,在碱性催化剂条件下,催化剂的加入量为葡萄糖甲胺的1~5%,在50~80℃,常压进行酰胺化反应,反应2-6h后,升温抽真空蒸出溶剂,得到目的产物N-烷基葡萄糖酰胺。
本发明的一种N-烷基葡萄糖酰胺的合成方法,其中,步骤(1)中葡萄糖在溶剂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50%。
本发明的一种N-烷基葡萄糖酰胺的合成方法,其中,葡萄糖与甲基胺的摩尔比为1.0∶1.2~1.5。
本发明的一种N-烷基葡萄糖酰胺的合成方法,其中,步骤(1)、(3)中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丁醇、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或异丙醇。
本发明的一种N-烷基葡萄糖酰胺的合成方法,其中,升温抽真空蒸出溶剂时,最高温度升至160℃。
本发明的一种N-烷基葡萄糖酰胺的合成方法,其中,步骤(3)中的碱性催化剂为碳酸钠、碳酸钾或硅酸钠。
本发明的一种N-烷基葡萄糖酰胺的合成方法,其中,步骤(3)脂肪酸甲酯为月桂酸甲酯或棕榈酸甲酯。
本发明的优点为:采用复合高效催化剂Ni-Cu/TiO2催化,可使反应在常压和较为温和的条件下合成N-烷基葡萄糖酰胺的新工艺和新方法,该方法抛弃传统的高温高压法生产烷基葡萄糖酰胺,不仅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反应压力,还可消除生产的危险因素,减少了产过程中污染排放,并且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釜式反应器中加入60kg乙醇溶剂,在搅拌下加入25kg无水葡萄糖,加入5.8kg甲基胺,反应温度在10~40℃,常压,反应2h,反应时通入N2保护,至溶液透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台精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凤台精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98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