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化合物、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和烯烃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8524.1 | 申请日: | 2005-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4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棚濑省二朗;薮乃内伸浩;小中泽岳仁;贞岛孝典;片山清和;田中谦次;野田英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10/06 | 分类号: | C08F210/06;C08F297/08;C08F4/646;C08F4/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艾尼瓦尔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用于 烯烃 聚合 催化剂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丙烯系无规共聚或丙烯系嵌段共聚的固体催化剂成分,该催化剂成分是使下述成分(a)和(b);下述成分(a)、(b)和(c);下述成分(a)、(b)和(d);或者下述成分(a)、(b)、(c)和(d)反应而得到的:
(a)式(I)所示的镁化合物:
Mg(OC2H5)2-n(OR1)n ……(I)
式中,n为0<n<0.35,R1为CmH2m+1,m为3~10的整数;
(b)式(II)所示的化合物:
Ti(OR2)sX4-s ……(II)
式中,X为卤素原子,R2为碳原子数1~10的烃基,O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为0~4的整数;
(c)卤化物;
(d)电子给予性化合物。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丙烯系无规共聚或丙烯系嵌段共聚的固体催化剂成分,其中n为0.005~0.3。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丙烯系无规共聚或丙烯系嵌段共聚的固体催化剂成分,其中上述镁化合物(a)的下式所示的平滑度(Sm)低于1.2:
Sm=(L1/L2)3
式中,L1表示通过扫描式电子显微镜拍摄并进行图像处理而求出的镁化合物颗粒的投影图的周长,L2表示与镁化合物颗粒的投影面积相等的这样一个椭圆的周长,该椭圆是当镁化合物颗粒同与其近似的椭圆重叠时,在椭圆轮廓与镁化合物颗粒的轮廓所形成的区域中,使椭圆轮廓内部的面积和外部的面积之总和达到最小,这样近似而成的一个椭圆。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丙烯系无规共聚或丙烯系嵌段共聚的固体催化剂成分,其中上述镁化合物(a)是使下述成分(1)~(4)反应而得到的镁化合物:
(1)金属镁、
(2)乙醇、
(3)碳原子数为3~10的醇、
(4)相对于1克原子镁含有0.001克原子以上的量的卤素原子的卤素和/或含卤素化合物。
5.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丙烯系无规共聚或丙烯系嵌段共聚的固体催化剂成分,其中上述醇(3)为正丁醇。
6.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丙烯系无规共聚或丙烯系嵌段共聚的固体催化剂成分,其中上述卤素(4)为碘,上述含卤素化合物(4)为氯化镁。
7.一种用于丙烯系无规共聚或丙烯系嵌段共聚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含有下述成分(A)、(B)和(C),或者含有下述成分(A)和(B):
(A)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丙烯系无规共聚或丙烯系嵌段共聚的固体催化剂成分、
(B)有机铝化合物、
(C)电子给予性化合物。
8.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丙烯系无规共聚或丙烯系嵌段共聚的催化剂,其中所述(C)电子给予性化合物为具有Si-O-C键的有机硅化合物。
9.一种丙烯系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丙烯系无规共聚或丙烯系嵌段共聚的催化剂存在下,使丙烯单独、或者使丙烯与乙烯共聚,制备丙烯均聚物或者乙烯含量为4%重量以下的丙烯系共聚物的步骤;使丙烯与乙烯和/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共聚,制备橡胶部分的步骤。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丙烯系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丙烯系无规共聚或丙烯系嵌段共聚的催化剂成分(A)、第一有机铝化合物(B-1)和/或第一电子给予性化合物(C-1)的存在下,使丙烯和/或共聚单体单独或者两种以上接触,得到预聚催化剂成分;接着,在该预聚催化剂成分、第二有机铝化合物(B-2)和第二电子给予性化合物(C-2)的存在下,使丙烯与共聚单体共聚。
11.一种丙烯系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丙烯系无规共聚或丙烯系嵌段共聚的催化剂存在下,使丙烯、乙烯和选自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的至少一种共聚单体进行无规共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出光兴产株式会社,未经出光兴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85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