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烯丙基取代喜树碱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8290.0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0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吕伟;余善宝;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1/22 | 分类号: | C07D49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基 取代 喜树碱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领域,涉及烯丙基取代的喜树碱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为9-烯丙基-10-羟基喜树碱(1)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喜树碱(2)是一种生物碱,1966年有美国科学家Wall由中国特有的植物喜树中分离得到的,喜树碱对大鼠白血病L1210系统有显著的活性。喜树碱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抗肿瘤药物。
研究发现9-烯丙基-10-羟基喜树碱(化合物1)在体内外均具有十分优异的抗癌活性,是正在开发的抗肿瘤新药。
目前,化合物有两种合成方法:一种是以10-羟基喜树碱(3)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而得到,其路线为:
虽然该条合成路线非常简洁,但却会产生一个难以分离的11位异构体5,即使通过柱层析纯化,产品中该杂质的含量依然大于0.5%,难于达到临床试验的要求。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Stille偶联反应得到,如下所示: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获得高纯度的化合物1,但需要用到高毒性的锡试剂。
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的合成化合物1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选择性好、纯度高的9-烯丙基-10-羟基喜树碱(化合物1)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所得产物具有纯度高特点,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本发明是以10-羟基喜树碱(化合物3)为起始原料,经过卤代、羟基的保护、铃木(suzuki)反应、脱保护等多步反应合成出高纯度的目标化合物1。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具体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式中:X为溴或碘,R为保护基,具体为甲氧基甲基(CH3OCH2-),乙酰基,乙氧羰基(CH3CH2OCO)等。
第一反应为10-羟基喜树碱(化合物3)与卤代试剂进行反应得到9-溴-10-羟基喜树碱和9-碘-10-羟基喜树碱,其中卤代试剂可以为溴,碘,氯化碘,N-溴代丁二酰亚胺或N-碘代丁二酰亚胺等。
第二步反应为保护10位羟基,保护基可以为:甲氧基甲基(CH3OCH2-),乙酰基,乙氧羰基(CH3CH2OCO)等。
第三步反应为Suzuki反应,向分子中引入烯丙基,Suzuki反应所采用的试剂为烯丙基硼酸频哪醇酯;在Suzuki反应中,本发明采用了一系列反应条件方法。(a)醋酸钯、三苯基磷体、乙腈、碳酸钾体系;(b)醋酸钯、三苯基磷体、乙腈、三乙胺体系;(c)氯化钯、三苯基磷、乙腈、碳酸钾体系;(d)四(三苯基磷)钯、乙腈、碳酸钾体系;(e)四(三苯基磷)钯、乙腈、三乙胺体系;(f)四(三苯基磷)钯、DMF、三乙胺体系;(g)醋酸钯、三苯基磷体、DMF、三乙胺体系;(h)四(三苯基磷)钯、甲苯、三乙胺体系;(k)四(三苯基磷)钯、乙腈、氟化铯体系。
最后一步脱去保护基,得到目标化合物。
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很好的得到高纯度的目标化合物9-烯丙基-10-羟基喜树碱(化合物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如下实施例中更详细地叙述,但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9-碘-10-羟基喜树碱:
10-羟基喜树碱(2.0g,5.5mmol)溶于DMF(50ml)中,冰水浴至0℃后,加入N-碘代丁二酰亚胺(1.24g,5.5mmol),室温下反应2h,反应完毕后倒入200ml冰水中,用1NHCl调PH值3-4。充分搅拌后抽滤,水洗,干燥得黄色固体2.5g,产率95%。1HNMR(DMSO-d6)(ppm)11.2(1H,s),8.72(1H,s),8.07(1H,d),7.63(1H,d),7.28(1H,s),6.50(1H,s),5.42(2H,s),5.29(2H,s),1.83-1.90(2H,m),0.88(3H,t)。
9-碘-10-甲氧基甲基喜树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82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