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通信时钟恢复的频率锁定方法及其电学器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04588.4 | 申请日: | 2010-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3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橙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L7/085 | 分类号: | H03L7/085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通信 时钟 恢复 频率 锁定 方法 及其 电学 器件 结构 | ||
1.应用于通信时钟恢复的频率锁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I、调节本地时钟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及相位;
Ⅱ、在预设的范围内扫描本地时钟发生器,比对并确定本地时钟发生器输出与接收信号内嵌时钟的即时相位误差;
Ⅲ、累加或滤波一段预设时间内本地时钟发生器输出在不同频率点的即时相位误差,其中所述预设时间远长于相位误差噪声的采样间隔;
Ⅳ、基于最大似然法,通过查找累加或滤波的各相关频率点,确定最大似然发生的频率点,并将该频率点锁定为本地时钟发生器的输出频率;
V、启动时钟恢复环路进行频率及相位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通信时钟恢复的频率锁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锁定方法通过计算机运行,累加或过滤的即时相位误差及对应的扫描频率点均存储在计算机的可读介质中,以供调用查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通信时钟恢复的频率锁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Ⅱ中采用均匀步长、非均匀步长、步长单调增减或步长非单调增减的任一方式对本地时钟发生器进行扫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通信时钟恢复的频率锁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Ⅱ扫描本地时钟发生器并确定即时相位误差是通过鉴频鉴相器实现的,其输入端分别接收本地时钟发生器的输出及接收信号,且其输出端产生数字化或模拟化的即时相位误差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通信时钟恢复的频率锁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频鉴相器输出数字化的即时相位误差信号,经数模转换后供给模拟最大似然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通信时钟恢复的频率锁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频鉴相器输出模拟化的即时相位误差信号,经模数转换后供给数字最大似然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通信时钟恢复的频率锁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Ⅱ中所述即时相位误差的输出经滤波器降噪。
8.应用于通信时钟恢复频率锁定的电学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学器件结构包括本地时钟发生器、鉴频鉴相器、滤波器、累加/过滤器及最大似然检测器,其中所述鉴频鉴相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本地时钟发生器的输出及接收信号,鉴频鉴相器的输出之一经滤波器反馈至本地时钟发生器,而另一输出顺次连接至累加/过滤器及最大似然检测器;所述最大似然检测器输出连接至本地时钟发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通信时钟恢复频率锁定的电学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外接有一个重置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通信时钟恢复频率锁定的电学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鉴频鉴相器输出N比特即时相位误差数据,在鉴频鉴相器与最大似然检测器之间连接有N比特模数或数模转换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橙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橙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45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山地液压机械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靠模杆分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