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04488.1 | 申请日: | 201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6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蔡涛;金滟;丁树岩;刘善元;元文芳;石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23/12;C08L23/14;C08L5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赵宇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酰胺/聚丙烯复合材料,包含有共混的以下组分:聚酰胺、聚丙烯和相容剂;其中聚酰胺和聚丙烯总重量为70~95%,相容剂重量为5~30%;所述聚酰胺和聚丙烯的重量比为2/1~5/1;所述的聚酰胺为聚己内酰胺;所述的相容剂为极性嵌段丁苯橡胶,所述极性嵌段由极性单体参与聚合得到,所述极性单体为乙烯基砒啶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极性单体为2-乙烯基砒啶、4-乙烯基砒啶及其异构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聚酰胺和聚丙烯总重量为80~90%,相容剂重量为10~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聚酰胺和聚丙烯的重量比例为3/1~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包含有抗氧剂;所述的抗氧剂选自受阻酚类抗氧剂和磷酸酯类抗氧剂的混合物;以所述聚酰胺、聚丙烯和相容剂总重量为100重量份计,以上两种抗氧剂的任一种用量均为0.1~0.5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包含有以所述聚酰胺、聚丙烯和相容剂为100重量份计,0.2~0.5重量份的润滑剂;所述润滑剂选自脂肪酸酰胺类润滑剂。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相容剂SDSP中S/D的重量比为(5~95)∶(95~5),极性嵌段P的重量含量为0.1~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酰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相容剂SDSP的数均分子量为1万~30万;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02~2.00。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之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包含所述聚酰胺、聚丙烯、相容剂在内的组分,按所述含量熔融共混而制得所述的聚酰胺/聚丙烯复合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酰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组分在共混前预先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44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