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00288.9 | 申请日: | 2010-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1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斌;王俊奇;屈展;盖海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43/20;C09K8/58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稠油采 收率 方法 | ||
1.一种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往井中注入质量浓度为5%-100%的原油萃取剂水溶液,注入速度要根据现场管柱的情况进行试压,保证管线不刺不漏,注入量为Q=∑ξhπr2,式中ξ表示油层孔隙度,h表示油层厚度,r表示需要处理的半径;
步骤二、然后再注入质量浓度为40%-50%的尿素水溶液10-50m3;注入速度要根据现场管柱的情况进行试压,保证管线不刺不漏;
步骤三、最后注入蒸汽,蒸汽的温度为180-280℃,注入量为1500-4000m3,注入速度为100-200方/天,在蒸汽注入总量20~80%的过程中,同时点滴注入1-8吨原油萃取剂原液。
步骤一、步骤三中所述的原油萃取剂是占由总重量40%聚氧乙烯脂肪胺复合烃、28%BoLa表面活性剂和3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盐、磺酸盐、硫酸酯盐或磷酸酯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往井中注入质量浓度为5%的原油萃取剂水溶液,注入速度要根据现场管柱的情况进行试压,保证管线不刺不漏,注入量为Q=∑ξhπr2,式中ξ表示油层孔隙度,h表示油层厚度,r表示需要处理半径;
步骤二、然后再注入质量浓度为50%的尿素水溶液20m3,注入速度要根据现场管柱的情况进行试压,保证管线不刺不漏;
步骤三、最后注入蒸汽,蒸汽的温度为280℃,注入量为1500m3,注入速度为150方/天,在蒸汽注入总量20~80%的过程中,同时点滴注入2吨原油萃取剂原液。
步骤一、步骤三中所述的原油萃取剂是占由总重量40%聚氧乙烯脂肪胺复合烃、28%BoLa表面活性剂和3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往井中注入质量浓度为90%的原油萃取剂水溶液,注入速度要根据现场管柱的情况进行试压,保证管线不刺不漏,注入量为Q=∑ξhπr2,式中ξ表示油层孔隙度,h表示油层厚度,r表示需要处理半径;
步骤二、然后再注入质量浓度为40%的尿素水溶液40m3,注入速度要根据现场管柱的情况进行试压,保证管线不刺不漏;
步骤三、最后注入蒸汽,蒸汽的温度为200℃,注入量为3500m3,注入速度为100方/天,在蒸汽注入总量20~80%的过程中,同时点滴注入6吨原油萃取剂原液。
步骤一、步骤三中所述的原油萃取剂是占由总重量40%聚氧乙烯脂肪胺复合烃、28%BoLa表面活性剂和3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磺酸盐。
4.一种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往井中注入质量浓度为5%-100%的原油萃取剂和质量浓度为0.5%-2%的油藏保护剂的混合水溶液,注入速度要根据现场管柱的情况进行试压,保证管线不刺不漏,注入总量为Q=∑ξhπr2,式中ξ表示油层孔隙度,h表示油层厚度,r表示需要处理的半径;原油萃取剂和油藏保护剂水溶液两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1-5∶1;
步骤二、然后再注入质量浓度为40%-50%的尿素水溶液10-50m3;注入速度要根据现场管柱的情况进行试压,保证管线不刺不漏;
步骤三、最后注入蒸汽,蒸汽的温度为180-280℃,注入量为1500-4000m3,注入速度为100-200方/天,在蒸汽注入总量20~80%的过程中,同时点滴注入1-8吨原油萃取剂原液和油藏保护剂原液,原油萃取剂原液和油藏保护剂原液的质量比为1∶1-5∶1。
步骤一、步骤三中所述的原油萃取剂是占由总重量40%聚氧乙烯脂肪胺复合烃、28%BoLa表面活性剂和3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盐、磺酸盐、硫酸酯盐或磷酸酯盐。
步骤一、步骤三中所述的油藏保护剂是由70%的阳离子防膨剂、10%氟碳表面活性剂和2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028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体肿瘤复发转移监测系统
- 下一篇:复合导电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