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绿青色拟青霉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99383.1 申请日: 2010-06-10
公开(公告)号: CN102277301A 公开(公告)日: 2011-12-14
发明(设计)人: 江正强;郭洋;闫巧娟;徐忠义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2P7/46;C12P7/40;C12R1/79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任凤华
地址: 10019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株绿 青色 青霉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绿青色拟青霉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苹果酸(Malic acid)化学名称为2-羟基-γ-二酸。成品为白色结晶体或结晶状粉末,有较强的吸湿性和特殊愉快的酸味。苹果酸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水果与蔬菜中,是继柠檬酸、乳酸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味添加剂。它在食品工业、临床医药、化学工业和饲料工业等领域中的应用很活跃且十分重要。苹果酸是一种低热量的理想食品添加剂,具有口感柔和,风味独特的特点,可用于食品的酸味剂和保鲜剂。与柠檬酸相比产生热量更低,口味更好,且不损伤口腔和牙齿。美国和欧洲软饮料使用的酸味剂中,已减少柠檬酸用量,增加苹果酸的用量,并有逐渐替代柠檬酸的势头,是目前世界食品工业中用量最大和发展前景较好的有机酸之一。

苹果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发酵法和转化法。化学合成法生产的苹果酸在应用上受到限制。转化法主要是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转化,即以富马酸为底物转化成苹果酸。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无论是对固定化酶还是固定化细胞转化的工艺都获得突破,并成功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专利号CN91103606.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固定化细胞以富马酸为原料生产L-苹果酸的方法。将发酵得到的微生物细胞用多孔珍珠岩粉吸附,再用聚乙烯醇包埋,低温固化。固定化细胞的延胡索酸酶回收率90%以上,产物对底物的转化率80%以上。专利号为CN92107642.8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酶工程技术制备苹果酸的方法。将富马酸钠通过酶促转化、转晶、酸化、浓缩、干燥等方法,得到一种质量稳定,纯度高,与天然苹果酸特性相同的苹果酸,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化工等领域。

然而高纯度化学合成的的富马酸价格较高,生产污染大,产品中杂酸偏高。相比之下糖质原料发酵法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产品成本低廉、杂酸质量分数低、食用安全性高等优点,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苹果酸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

1991年Battat等,以16L搅拌罐发酵,黄曲霉(Aspergillus)在为发酵菌种,搅拌转速350r/min、添加Fe2+12mg/L、氮271mg/L、磷酸盐1.5mol/L和9%的碳酸钙条件下,发酵192h,利用120g/L葡萄糖产113g/L苹果酸(Battat E,Peleg Y,BercovitzA et al.Optimization of L-malic acid production Aspergiullsflavus in a stirred fermentor[J].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1991,27:1108~1116)。国内1994年,金其荣等分离得到利用糖质或淀粉的黄曲霉菌株AspergillusUVT3,经诱变及优化工艺条件后,在500L发酵罐中以大米为原料,通风发酵140h,连续5批的产酸量为44g/L-49.5g/L(金其荣,许赣荣,吴燕萍.直接发酵法与酶转化法生产L-苹果酸的比较[J].食品科学,1994,169(1):25~28)。专利号为CN94105633.3的专利中公开了L-苹果酸高产突变株曲霉(Aspergillus)N1-14′及利用该菌株生产L-苹果酸的方法,该发明提供的曲霉N1-14′CCTCCM94103能够直接发酵糖质原料产生L-苹果酸,该产酸菌株在20m3罐上,发酵糖质原料100-120h,产酸75-85g/L,产酸速率0.65-0.71g/(1.h),对糖转化率65%-68%。

目前国内外利用发酵法生产苹果酸多采用黄曲霉为发酵菌种,然而某些黄曲霉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毒性大致癌性强,发酵产物存在安全问题。申请号为200810018924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利用米根霉发酵产L-苹果酸的工艺,包括米根霉孢子悬浮液的制备、种子培养以及发酵生产L-苹果酸,并在发酵过程中向发酵培养基中添加Fe3+、Mn2+、Cr3+、Co2+、Al3+、Cr6+中的一种或几种,以改变米根霉的传统代谢途径,使其发酵主要产物为L-苹果酸。该方法可以使产物L-苹果酸从安全菌种米根霉发酵的副产物变成主产物,避免了使用致癌菌种黄曲霉发酵生产L-苹果酸的不安全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93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