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96376.6 | 申请日: | 2010-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9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雪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D9/007 | 分类号: | A23D9/007;C11B1/00;A23L1/29;A61K36/82;A61P3/06;A61P9/00;A61K13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山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降胆固醇作用的保健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多种心血管“富贵病”也随之发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最危险的疾病,在全球每年约占总死亡总数的30%~70%,我国约占40%左右,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达210~300万,估算到2020年,全球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总数将达到2000万。高胆固醇是诱发“第一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据资料显示,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而高胆固醇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作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八大致死疾病之一,成为诱发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了中老年人及中青年人群的健康状况。
植物甾醇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胆固醇的天然活性物质,它的化学结构与胆固醇类似,可以通过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起到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早在1995年,芬兰的一家人造奶油生产商制造了一款含有甾醇的功能食品,迅速成为了市场领军品牌。现在已经有多种相关产品面世并深受欢迎。芬兰、美国、荷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多个国家相关机构均已认可植物甾醇的安全性;美国FDA也将植物甾醇列为“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的天然保健食品新原料,批准植物甾醇或植物甾烷醇酯的食品可以使用“有益健康”的标签。我国卫生部也于2007年颁布实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植物甾醇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
虽然植物甾醇的健康功能已经得到证实,但国内很少有相关的产品出现。因为,纯植物甾醇几乎没有生物活性,只有以适当的方法溶解或乳化在脂类物质中才能获得最佳的降低胆固醇的效果。理查德·奥斯兰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脂类代谢中,胆固醇的吸收量控制着胆固醇的排出量,但由于低溶解性以及晶态存在,植物甾醇在某些形态下几乎没有生物活性。
人体不能合成植物甾醇,必须从膳食中摄取,食用油是人们从膳食中摄取植物甾醇的重要渠道。
山茶油是从山茶科油茶树种子中获得的,茶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达80%,是所有植物油中最高的,据国外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膳食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冠心病的死亡率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此外,茶油不含黄曲霉毒素、芥酸、棉酚等人体有害物质,富含天然VA、VD、VE、VK、胡萝卜素,以及茶多酚、角鲨烯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肠胃吸收功能,促进内分泌腺体激素分泌,防止神经功能下降,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与其他油脂相比,是更为有益的食用油。
但是山茶油的甾醇含量低,对胆固醇的降低效果不是很明显。目前关于植物甾醇与山茶油配伍方面的研究尚无公开的技术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能作用的植物甾醇山茶油。本发明经研究发现,植物甾醇与山茶油具有良好的相溶性,采用适宜的方法和比例将植物甾醇加入到山茶油中,可较好地补充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植物甾醇,降低胆固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保健山茶油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山茶油,为精炼后的食用山茶油,所述每升山茶油中含有植物甾醇10000~15000mg。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所述山茶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新鲜干燥的油茶籽,经清理、去壳、粉碎、调质后,采用压榨、浸出、超临界流体萃取或水酶法提取茶油,经过精炼得到精炼山茶油;
(2)测定精炼山茶油中甾醇的含量;
(3)称取一定量的植物甾醇,先用少量的精炼山茶油溶解,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到精炼山茶油中,使精炼山茶油中甾醇总含量为10000~15000mg/L。
步骤(1)所述清理、去壳、粉碎、调质、压榨、浸出、超临界流体萃取或水酶法提取、精炼等采用现有常规工艺;
步骤(3)用精炼山茶油溶解植物甾醇,精炼山茶油的用量适量即可,不做严格限定。
经过步骤(1)~(3)处理,保健山茶油的各项指标达到国标要求。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63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