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代的含氟,氮类苯甲酰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5442.X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1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徐进;霍立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海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5/56 | 分类号: | C07C205/56;C07C201/12;C07C229/42;C07C227/04;C07C22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氮类苯甲酰 乙酸乙酯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第三,第四代喹诺酮药物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喹诺酮类药物作为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上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从最初的一代已经发展到目前的四代,从使用范围到数量必将超过作为抗菌素老大的头孢菌素。现阶段,研究人员不断的对喹诺酮母核进行修饰,用来克服现有的喹诺酮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而作为喹诺酮重要的中间体:含氟,氮类苯甲酰乙酸乙酯(I)又是其修饰结构的首选任务。中间体I的结构式如下:
目前,中间体I通常的制备方法是以取代含氟,氮类苯甲酰氯(II)为起始原料,先与丙二酸二乙酯,在乙氧基镁和缚酸剂的作用下生成取代的苯甲酰丙二酸二乙酯(III),再在对甲苯磺酸作用下水解得到目标物(I)。工艺流程图如下:
苯甲酰乙酸乙酯类化合物制备的合成路线大部分都是采用如上路线,例如DE3420770,CN101362693,US4777253等,只是不同的试验者或发明人在每步的制备细节上存在着不同,导致制备结果产生很大的差异,例如收率,产品质量,环境污染,生产成本等。尤其在最后的水解上面,报道的水解收率都没有达到90%,并且产生大量的废水,造成环境危害。另外有些专利制备方法不具有重复性,无法达到其报道的试验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氟,氮类苯甲酰乙酸乙酯的合成通用方法,以改变上述制备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镁与乙醇在四氯化碳催化作用下生成乙氧基镁,四氯化碳作为催化剂的用量在10-30%,优先量为15-20%。所用溶剂为苯类溶剂,优选苯或甲苯。
丙二酸二乙酯与取代的苯甲酰氯在乙氧基镁存在下反应,该反应应加入有机或无机缚酸剂,优选三乙胺,在-20-100℃反应,优选温度为0-15℃,反应时间为1-48小时,优选3-4小时。
反应结束后,加入水和浓盐酸搅拌3小时得到取代的苯甲酰丙二酸二乙酯。
取代的苯甲酰丙二酸二乙酯在水(重量比为0.1-1∶1,其优先比例为1∶2)和对甲苯磺酸(重量比1-10%,优先使用量为2.5%)作用下水解,水解时间4-48小时,优先时间为6-10小时。
从体系中分出目标产物,用醇溶剂进行重结晶,优选甲醇溶剂。
氨基化合物采用常规还原硝基的方法制备,还原剂通常选择镍,钯,铑,铂等贵金属催化剂作用下加氢还原;也或者用铁粉,锡粉,硫化钠,保险粉等在合适的溶剂下直接还原。
本发明的特点为:实验原理清晰,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强,产品质量稳定,对环境友好,能够实现工业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8.5L甲苯,1250g(7.8mol)丙二酸二乙酯,80ml四氯化碳,500ml无水乙醇,175g镁粉(7.29mol)投入到反应瓶中,加热搅拌维持温度在80-90℃,反应3小时。然后冰浴至0℃以下,加入355g三乙胺,再冰浴至10℃以下滴加入3-硝基苯甲酰氯1090g(5.88mol),控制内温不超过15℃,滴毕,该温度下搅拌2小时。冰浴滴加5L冰水和1.25L浓盐酸,内温也不超过15℃,滴毕15℃以下搅拌3小时,分出有机层,减压蒸干甲苯,称重2.10KG,加入4L水,50g对甲苯磺酸,加热回流6小时,降温至10℃,分出有机层,称重1.48KG,加入3L甲醇析晶,滤出黄色粗品,用3L甲醇重结晶得目标产物802g(3.38mol),总收率约有57.5%(按3-硝基苯甲酰氯计)。
实施例2
将上步产物200g(0.843mol)混溶于600ml甲醇中,加入10g10%钯碳,于20atm,40-50℃搅拌吸氢为止,减压浓缩溶剂至干,用500ml95%乙醇重结晶,得到白色结晶性粉末164g(0.791mol),收率93.9%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海医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海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54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制板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硅镁聚合物水泥高强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