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肿瘤细胞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4853.7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7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阚兵;魏于全;杨莉;王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00 | 分类号: | A61K39/00;A61K48/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武森涛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细胞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肿瘤细胞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肿瘤抗原免疫原性弱,宿主难以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肿瘤细胞得以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是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巨噬细胞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是免疫应答起始阶段的重要辅助细胞,也是机体处理外来抗原和机体免疫的第一道屏障。但是如何发动吞噬细胞有效获取肿瘤抗原,将大量的肿瘤抗原表位呈递至巨噬细胞表面并呈递给T细胞,从而有效地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对肿瘤的防治效果,是本领域长期以来想要解决的问题。肿瘤疫苗的研制是当今世界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热点课题。目前有很多肿瘤疫苗的研究报告在动物实验中取得结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目前多数研究对肿瘤细胞中的某单一抗原分子,以及相应的基因靶点作为疫苗的研究对象,但近年来肿瘤的发生已被认识到不是单一基因的变异所致,而是由多个靶点的基因或蛋白分子变异导致的。本领域目前需要开发有效的防治肿瘤的疫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已知内皮细胞最强的有丝分裂刺激因子,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生血管的形成,有利于肿瘤的生长,在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治疗中研究最多。但是,VEGF还能通过单核细胞表面的受体FLT-1的相互作用对单核具有趋化作用,但目前对VEGF的这一功能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的防治肿瘤的疫苗。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肿瘤细胞疫苗。
该肿瘤细胞疫苗以经过灭活处理至失去分化、增生能力,但仍能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载体的肿瘤细胞为主要活性成分。
上述肿瘤细胞疫苗中所述的灭活处理为辐照灭活。
上述肿瘤细胞疫苗中所述的肿瘤细胞为肺癌细胞。
上述肿瘤细胞疫苗中所述的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载体为可表达VEGF的质粒VEGF-pSectag2。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上述肿瘤细胞疫苗的方法。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VEGF真核表达载体转入肿瘤细胞内,筛选了VEGF稳定表达株;将VEGF稳定表达株用钴60灭活处理至其无法分化、增生,但还能表达分泌VEGF的状态。
上述制备肿瘤细胞疫苗方法中所述的肿瘤细胞为肺癌细胞。
上述制备肿瘤细胞疫苗方法中所述的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载体为可表达VEGF的质粒VEGF-pSectag2。
上述制备肿瘤细胞疫苗方法中所述的钴60灭活条件为10~30Grays的剂量照射10~30分钟。
上述制备肿瘤细胞疫苗方法中所述的钴60灭活条件为20Grays的剂量照射20分钟。
进一步的,进行上述钴60灭活时的肿瘤细胞浓度为1×106~100×106个/m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肿瘤细胞疫苗在制备防治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路线:本发明肿瘤疫苗能利用其在体内分泌的VEGF对单核细胞的趋化作用,将单核细胞吸引至肿瘤细胞周围活化为巨噬细胞,以吞噬肿瘤细胞和提呈肿瘤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以达到防治肿瘤的目的。
本发明技术方案较目前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具有明显的优势:树突状细胞虽是目前已知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但其吞噬功能很弱或无,目前多采用体外培养扩增DC细胞后,用肿瘤抗原肽、肿瘤抗原或与肿瘤细胞融合作为肿瘤疫苗,而巨噬细胞则同时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和抗原呈递功能,因此利用VEGF的趋化活性吸引激活单核吞噬细胞至灭活肿瘤细胞的免疫局部,即可有效吞噬肿瘤细胞并处理肿瘤抗原,将大量的肿瘤抗原表位呈递至巨噬细胞表面并呈递给T细胞,从而有效地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48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