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人工影响天气的无人机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3928.X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7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于子平;张鸽;盛新蒲;夏志宇;鄂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兵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27/02 | 分类号: | B64D27/02;B64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吴宝泰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人工 影响 天气 无人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人工影响天气的无人机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一种由动力驱动、机上无人驾驶的航空器。它通常由机体、动力装置、飞行控制与管理设备、发射回收设备等组成,能够遥控或自动飞行,既能一次性使用,也能回收、多次使用。它是当今高新技术装备之一,广泛的应用于战场侦查、电子对抗、战后损伤评估、对地攻击等诸多军事行动,是信息化战争必不可少的装备。在民用领域,它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人工增雨、航空遥感、航空测绘、森林防火、海岸线巡逻等领域。目前,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主要是挂载碘化银催化焰条进行人工增雨,人工防雹。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大多数情况下是人工增雨作业,一般是在大气湿度达到一定的饱和度,也就是在可能降水或正在降水的气象条件下,对可利用云层进行人工催化作业,增加降水量,从而达到利用大气中的水资源的目的。在可能降水或正在降水的天气下,往往伴随大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气象条件是比较恶劣甚至是非常恶劣的。而采用航空器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一般要求进入云层中或贴近云底进行作业。这对有人驾驶的航空器是一个风险很高的应用领域。因此,在采用有人驾驶的航空器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这样的高风险,往往不能在最合适的区域进行催化作业,影响人工催化的效果,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大气中的水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能重复多次使用,适用于人工影响天气的无人机系统。该新型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系统的开发,就是针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过程中应对恶劣气象条件而专门开发的一款轻便、高效、强度大,能应对恶劣气象条件,综合性价比较高的无人机系统产品。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影响天气的无人机系统,包括两台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一台前拉式发动机与无人机机头连接,提供前向拉力,一台后推式发动机与机尾连接,提供推力,前拉式发动机的拉力线与后推式发动机的推力线重合。
作业时,两台发动机同时工作,提供无人机飞行的动力,当其中一台发动机发生故障灭车时,另外一台发动机继续工作。
进一步,还包括机翼和水平尾翼,机翼平面形状为梯形,在机翼的展向外侧设有副翼,内侧设有襟翼。在水平尾翼上设有两垂直尾翼,垂直尾翼与水平尾翼(10)呈H型布置。
进一步,还包括两根尾撑杆,其一端与机翼连接,另一端与水平尾翼连接。所述尾撑杆(8)为碳纤维管空心结构。
进一步,在机翼(7)前缘设有两组机翼前缘除冰装置(5)。机翼(7)下安装至少一套碘化银焰条快速插接装置(3),每套快速插接装置(3)可挂载四发碘化银焰条(4)。
进一步,所述的无人机为全复合材料制造,机翼蒙皮为玻璃钢纸蜂窝夹芯结构。
进一步,还包括大气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用于将探测数据实时发送回地面。
进一步,该无人机系统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11)起飞和降落。采用弹射起飞升空;采用降落伞回收。
本发明突出的特点在于:
1,本发明在无人机上安装有两台发动机,一台为推进式,一台为拉进式,大大增加了飞行安全性,避免了发动机单发灭车时的危险性。
2,本发明的无人机系统采用弹射起飞,降落伞回收,大大增加了起降的安全性,拓展了该无人机的应用场地。
3、本发明无人机配有机翼前缘除冰装置,避免了高空飞行中的机翼结冰问题。
4、本发明的无人机配备了碘化银焰条快速插接装置,安装拆卸碘化银焰条方便快捷。
5、本发明的无人机至少可以挂载八发碘化银焰条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根据任务需要,还可挂载更多的碘化银焰条。
6、本发明的无人机上加装大气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并能将探测数据实时发送回地面,提供给决策人员是否进行作业的直接判断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系统主视图;
图2为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系统俯视图;
图3为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在弹射架上准备弹射起飞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拉式发动机; 2、后推式发动机;
3、碘化银焰条快速插接装置; 4、碘化银焰条;
5、机翼前缘除冰装置; 6、弹射架;
7、机翼; 8、尾撑杆;
9、垂直尾翼; 10、水平尾翼;
11、起落架; 12、襟翼;
13、副翼。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兵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兵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39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均料作用的灰仓
- 下一篇:摩托车发动机化油器连接进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