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内燃机中的爆震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83030.2 | 申请日: | 2010-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6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菲利波·卡万纳;斯特凡诺·斯加蒂;尼古拉·加拉尼亚尼;罗科·卡尼奥·卡泰里尼;法比奥·维塔莱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涅蒂-马瑞利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P5/152 | 分类号: | F02P5/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王婧 |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内燃机 中的 方法 | ||
1.一种用于控制包括至少一个气缸(3)的内燃机(1)中的爆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点火提前量(AA);
确定所述点火提前量(AA)的瞬时提前量修正(CAI);
将所述瞬时提前量修正(CAI)应用于所述点火提前量(AA);
检测所述气缸(3)内爆震现象的开始;
以及
根据所述气缸(3)内的爆震现象的开始更新所述瞬时提前量修正(CAI);
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它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设计和安装阶段期间,确定至少两个适应性映射(8),所述适应性映射(8)分别对于具有高抗爆震值的燃料和具有低抗爆震值的燃料根据发动机点提供所述瞬时提前量修正(CAI)的至少一部分;
检测加注燃料;
识别通过所述加注燃料而引入的所使用的燃料的抗爆震值;以及
为了根据所述发动机点确定所述瞬时提前量修正(CAI),使用与所使用的燃料的抗爆震值对应的所述适应性映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爆震的方法,其中,识别所使用的燃料的抗爆震值的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设计和安装期间,确定平均瞬时提前量修正(CAI)的至少一个阈值(S);
将所述当前瞬时提前量修正(CAI)与所述平均瞬时提前量修正(CAI)的阈值(S)进行比较;以及
根据所述当前瞬时提前量修正(CAI)与所述平均瞬时提前量修正(CAI)的阈值(S)之间的比较识别所使用的燃料的抗爆震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控制爆震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识别适于所述比较的至少一个识别发动机点;和
将所述识别发动机点中的当前瞬时提前量修正(CAI)与所述平均瞬时提前量修正(CAI)的阈值(S)进行比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控制爆震的方法,其中,识别通过所述燃料加注所引入的所使用的燃料是具有高抗爆震值还是具有低抗爆震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控制爆震的方法,其中,根据先前使用的燃料具有高抗爆震值还是低抗爆震值来区分所述平均瞬时提前量修正(CAI)的阈值(S)。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控制爆震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由所述内燃机(1)吸入的空气的温度;和
根据由所述内燃机(1)吸入的空气的温度改变所述平均瞬时提前量修正(CAI)的阈值(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爆震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当前发动机点足够稳定时,计算给定时间间隔内的所述瞬时提前量修正(CAI)的平均值;和
使用所述瞬时提前量修正(CAI)的平均值来更新与所使用的燃料的抗爆震值对应的所述适应性映射(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控制爆震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与给定发动机点相关的所述瞬时提前量修正(CAI)的平均值更新对应于同一发动机点的与所使用的燃料的抗爆震值对应的所述适应性映射(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控制爆震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将基于与给定发动机点相关的所述瞬时提前量修正(CAI)的平均值的所述更新传播到与所使用的燃料的抗爆震值对应的所述适应性映射(8)中的其它相邻的发动机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控制爆震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随着自与所使用的燃料的抗爆震值对应的所述适应性映射(8)中的所述给定发动机点的远离,所述更新的一致性降低得越多。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控制爆震的方法,其中,所述内燃机(1)包括多个气缸(3),并且每个适应性映射(8)被分成多个表格,所述表格中的每个均与气缸(3)相关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将基于与给定气缸(3)相关的所述瞬时提前量修正(CAI)的平均值的所述更新从所考虑的气缸(3)的表格传播到其它气缸(3)的表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涅蒂-马瑞利公司,未经马涅蒂-马瑞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30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