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多种电缆尺寸的低成本同轴电缆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81092.X | 申请日: | 2010-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9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S·J·斯基尔斯;N·蒙特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约翰·梅扎林瓜联合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9/05 | 分类号: | H01R9/05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群峰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多种 电缆 尺寸 低成本 同轴电缆 连接器 | ||
1.用于将同轴电缆连接到RF端口的同轴电缆连接器,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
紧固件,包括前向端部和后向端部,还包括贯穿其中的轴向孔,所述轴向孔具有邻近后向端部的肩部;
管形柱,包括中心孔,与紧固件的轴向孔内的肩部相接合的法兰,结合区域,和从结合区域向后延伸并终止于环形钩的管形延伸部;
连接器主体,包括具有贯穿其中的轴向孔的可变形壁,所述轴向孔具有与管形柱的结合区域相联接的前向区域,和围绕管形柱的管形延伸部以形成第一环形空间的后向区域;和
压缩帽,在未与连接器主体相接合的第一位置和与连接器主体相接合的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压缩帽构造为接收预备好的同轴电缆,包括:
一体式压缩圈,包括由内部孔表面、前向端部和外部表面界定的一段向前延伸的圈壁;
底部区域,从向前延伸的圈壁的后向端部径向向外延伸;和
套筒壁,从底部区域向前延伸,终止于前向端部,并且在套筒壁和圈壁之间形成第二环形空间;
其中当压缩帽从第一位置轴向推进到第二位置时,连接器主体的后向区域接收在第二环形空间之内,并且在管形柱的环形钩和圈壁的内部孔表面之间形成限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一体式压缩圈的圈壁在其前向端部锥缩至减小的厚度,其中当压缩帽推进到第二位置时,圈壁通过与连接器主体的后向区域相接触而向内变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连接器主体的后向区域终止于后向端部,其中当压缩帽位于第二位置时,连接器主体的后向端部与压缩帽的底部区域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圈壁的前向端部终止于套筒壁的前向端部附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圈壁的前向端部基本上与套筒壁的前向端部共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连接器主体的可变形壁包括多个轴向隔开的肋,所述压缩帽的套筒壁包括光滑的内部表面,其中至少其中一个轴向隔开的肋与套筒壁相接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套筒壁的一部分在两个相邻的轴向隔开的肋之间径向向内变形。
8.用于将同轴电缆的端部端接在同轴电缆连接器内的方法,所述同轴电缆包括由绝缘层围绕的中心导体,围绕绝缘层的导电屏蔽层,围绕导电屏蔽层的绝缘护套,该方法包括:
提供同轴电缆连接器,该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
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前向端部和后向端部,还包括贯穿其中的轴向孔,所述轴向孔具有邻近后向端部的肩部;
管形柱,包括中心孔,与紧固件的轴向孔内的肩部相接合的法兰,结合区域,和从结合区域向后延伸并终止于环形钩的管形延伸部;
连接器主体,包括具有贯穿其中的轴向孔的可变形壁,所述轴向孔具有与管形柱的结合区域相联接的前向区域,和围绕管形柱的管形延伸部以形成第一环形空间的后向区域;和
压缩帽,在未与连接器主体相接合的第一位置和与连接器主体相接合的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压缩帽构造为接收预备好的同轴电缆,该压缩帽包括:
一体式压缩圈,包括由内部孔表面、前向端部和外部表面界定的一段向前延伸的圈壁;
底部区域,从向前延伸的圈壁的后向端部径向向外延伸;和
套筒壁,从底部区域向前延伸并且在套筒壁和圈壁之间形成第二环形空间;
通过压缩帽插入同轴电缆的端部;
通过剥除具有第一长度的绝缘层、导电屏蔽层和绝缘护套而暴露出一定长度的中心导体,以及剥除具有第二长度的绝缘护套而暴露出一定长度的导电屏蔽层,并将导电屏蔽层暴露出的长度沿着绝缘护套轴向向后折起,从而制备该同轴电缆的预备好的端部;
将同轴电缆预备好的端部插入连接器主体的后向区域内,使得管形柱的中心孔接收该中心导体和绝缘层的一部分,并且导电屏蔽层暴露出的长度位于第一环形空间内;
将压缩帽沿着同轴电缆向前推进,使得连接器主体的后向区域接收在第二环形空间内,并在管形柱的环形钩和圈壁的内部孔表面之间形成限制部,从而将电缆约束在圈壁和管形柱的管形延伸部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该一体式压缩圈壁在其前向端部锥缩至减小的厚度,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圈壁与连接器主体的后向区域接触,从而使圈壁抵触同轴电缆向内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约翰·梅扎林瓜联合有限公司,未经约翰·梅扎林瓜联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109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