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膦丝菌素乙酞转移酶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77058.5 | 申请日: | 201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4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刘连盟;黄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5/54 | 分类号: | C12N15/54;C12N15/70;C12N1/21;C12N9/10;C12R1/19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00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组 菌素 转移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重组膦丝菌素乙酞转移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设计bar基因PCR引物,上游引物bar1核苷酸序列如SEQ No.1所示,下游引物bar2核苷酸序列如SEQ No.2所示,采用引物bar1和bar2,以质粒pDsBar 1300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bar基因全长序列,bar基因全长序列如SEQ No.3所示;
2)将得到的bar基因定向克隆到含有T7启动子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0a(+)-bar;
3)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ET30a(+)-bar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菌中,构建工程菌BL21/pET30a(+)-bar;
4)将工程菌BL21/pET30a(+)-bar发酵培养,诱导融合蛋白表达,使工程菌内获得特异性表达蛋白;
5)将得到的特异性表达蛋白进行增加可溶性处理,然后进行分离提取,得到膦丝菌素乙酞转移酶粗制品;
6)将膦丝菌素乙酞转移酶粗制品进行分离纯化,即得到膦丝菌素乙酞转移酶纯品;
7)纯品经透析、冷冻干燥后,置于-70℃超低温冰箱中保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膦丝菌素乙酞转移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4min;94℃变性50s,55℃退火50s,72℃延伸50s,共30个循环;循环结束后72℃再延伸1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膦丝菌素乙酞转移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工程菌BL21/pET30a(+)-bar在培养基中培养至OD600为0.6时,加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至终浓度为1mM,然后在30℃低温下诱导表达4h,使工程菌内获得特异性表达蛋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膦丝菌素乙酞转移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特异性表达蛋白进行增加可溶性处理具体步骤包括:
a)发酵培养后的工程菌,用含有50mM NaH2PO4、300mM NaCl和20mM咪唑且pH为8.0的低咪唑浓度结合缓冲液重悬细胞,再在菌体中加入溶菌酶、核糖核酸酶A、脱氧核糖核酸苷酶I,终浓度分别为100μg/mL、200μg/mL、20μg/mL,冰上作用20~30min;
b)接着在上述溶液中依次加入二硫苏糖醇、N-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和脱氧胆酸钠,终浓度分别为2.5~10mM、1~2.5%和0.2%,冰上作用20~30min,再进行冰上超声破碎10min;
c)破碎后在温度4℃下进行高速离心,离心速度为12000~14000r/m,离心10~20min后,弃沉淀取上清,然后在上清中加入终浓度为1~2%的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过0.45μm滤膜后,得到膦丝菌素乙酞转移酶粗制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膦丝菌素乙酞转移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膦丝菌素乙酞转移酶粗制品进行分离纯化具体步骤包括:先将膦丝菌素乙酞转移酶粗制品与Ni-NTA琼脂糖在4℃下结合1小时,再将该混合物装入空色谱柱,然后先用漂洗缓冲液洗柱,再用低咪唑浓度的洗脱缓冲液洗脱去除杂蛋白,最后用高咪唑浓度的洗脱缓冲液收集目的蛋白,即可获得膦丝菌素乙酞转移酶纯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组膦丝菌素乙酞转移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洗缓冲液含有50mM NaH2PO4、300mM NaCl和50mM咪唑,所述的低咪唑浓度的洗脱缓冲液含有50mM NaH2PO4、300mM NaCl和75~125mM咪唑,pH为8.0,所述的高咪唑浓度的洗脱缓冲液含有50mM NaH2PO4、300mM NaCl和150~250mM咪唑,pH为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70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