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型重力铸造底抽气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68189.7 | 申请日: | 201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7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曹喜彪;朱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35/04 | 分类号: | B22D3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刘计成 |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重力 铸造 底抽气 方法 | ||
1.一种金属型重力铸造底抽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金属铸型型腔的底板上设有抽气通道、第一推杆通孔和第二推杆通孔,第二推杆通孔与所述抽气通道连通,第一推杆通孔内设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与底板滑动连接,第一推杆的下端与第一推板连接,第二推杆通孔内设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与底板滑动连接,第二推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推板与第二推板连接,第二推杆与第一推板滑动连接,其金属型铸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用砂芯放置在金属铸型型腔的底板上,移动第一推板、第二推板使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顶部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平齐,然后向金属铸型的型腔内进行浇铸;
(2)浇铸完成后,第一推板固定不动,下拉所述第二推板使所述第二推杆下沉露出底板上的抽气通道,将砂芯受热产生的气体通过第二推杆通孔、抽气通道向外排出;
(3)等铸件凝固完成后,上推第二推板使其与第一推板贴合,然后继续上推第二推板使其带动第一推板上移直至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将铸件顶出金属铸型的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型重力铸造底抽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通道与一抽气装置连接,砂芯受热产生的气体由该抽气装置向外抽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型重力铸造底抽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铸件凝固过程中,抽气装置持续向外抽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型重力铸造底抽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杆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砂芯放置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型重力铸造底抽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顶部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平齐时,所述第一推板与第二推板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型重力铸造底抽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板与一个三位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三位油缸的活塞杆可在低位、中间、高位三个工作位置之间来回移动,活塞杆位于中间工作位置时,第一推板与第二推板贴合且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顶部与所述底板的顶部平齐;当活塞杆位于底位工作位置时,第二推杆下沉露出底板上的抽气通道;当活塞杆位于高位工作位置时,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将铸件顶出金属铸型的型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型重力铸造底抽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油缸包括一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一固定活塞,所述固定活塞的下方设有第一油口,所述固定活塞的上方设有第二油口,所述固定活塞与活塞杆连接,所述缸体内还设有一浮动活塞,所述浮动活塞位于所述第二油口上方,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浮动活塞之间设有限位台阶,所述浮动活塞上方设有第三油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型重力铸造底抽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活塞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活塞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型重力铸造底抽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活塞通过一行程调节块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行程调节块位于所述限位台阶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81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的电缆引进装置
- 下一篇:结晶器花式足辊的设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