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速箱传动轴与连杆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8119.1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2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申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晓华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箱 传动轴 连杆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的传动结构,尤其是一种变速箱传动轴与连杆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由一根传动轴将变速后的动力输出,普遍应用于汽车、机床上的变速输出。为了便于连接其他传动部件,变速箱传动轴往往要伸出箱体一段距离,然后利用万向节或者联轴器与传动部件进行连接,存在的不足在于:轴身过长,使得传动轴挠度变大,刚性减小,常出现轴身弯曲、晃动等现象,传动效果下降;传动轴加上传动连接件占用了较大的设备内部空间,结构不紧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变速箱传动轴与连杆的连接结构,具有节省空间、结构紧凑、传动平稳、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速箱传动轴与连杆的连接结构,包括变速箱总成、设于变速箱总成上的传动轴及与传动轴端部连接的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端部设有齿形插口,所述连杆一端设有 与所述齿形插口对应的内齿套筒,所述连杆与传动轴通过齿形插口与内齿套筒的套接实现联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齿形插口与内齿套筒在变速箱箱体外部套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将内齿套筒在齿形插口上进行轴向定位的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设于变速箱箱体上并沿齿形插口齿面设置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内环面与齿形插口齿面间形成供内齿套筒插入的环形凹槽,所述定位套壁体上径向穿装有紧固螺钉。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设于内齿套筒中心上的定位孔、齿形插口中心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内齿套筒通过定位孔与螺纹孔间穿设螺钉轴向定位于齿形插口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为阶梯轴,传动轴从中部向两端轴径逐渐变小。不仅可以节约材料,减轻重量,还能减少应力集中,提高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轴为三级台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的两端部均设有所述的齿形插口。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为一板状件,所述内齿套筒设于连杆一端的板面上,所述连杆另一端设有连接附属部件用的传动凸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传动轴与连杆采用齿形结构传动,传动稳定,可以大幅缩短传动轴长度,提高轴身刚度,减小轴身挠度,提高传动轴的使用寿命;传动轴长度缩短还可节省空间,使传动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传动轴与连杆的连接结构;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传动轴与连杆的连接结构;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一种变速箱传动轴与连杆的连接结构,包括变速箱总成、设于变速箱总成上的传动轴2及与传动轴2端部连接的连杆3,所述传动轴2端部设有齿形插口21,所述连杆3一端设有与所述齿形插口21对应的内齿套筒31,所述连杆3与传动轴2通过齿形插口21与内齿套筒31的套接实现联动;齿形插口21与内齿套筒31在变速箱箱体1外部套接,变速箱箱体1上沿齿形插口21齿面设有定位套11,所述定位套11内环面与齿形插口21齿面间形成供内齿套筒31插入的环形凹槽,所述定位套11壁体上径向穿装有紧固螺钉4,通过紧固螺钉4定紧定位套11壁体实现内齿套筒31在齿形插口21上的轴向定位。
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内齿套筒31中心设有定位孔32、齿形插口21中心设有与所述定位孔32对应的螺纹孔22,所述内齿套筒31通过定位孔32与螺纹孔22间穿设螺钉5实现在齿形插口21上的轴向定位。
如图5、图6所述,上述的传动轴2为阶梯轴,传动轴2从中部向两端轴径逐渐变小,优选为三级台阶结构,传动轴2的两端部均设有所述的齿形插口21。不仅可以节约材料,减轻重量,还能减少应力集中,提高结构强度;连杆3为 一板状件,所述内齿套筒31设于连杆3一端的板面上,所述连杆3另一端设有连接附属部件用的传动凸起33。
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晓华,未经许晓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81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水龙头嘴
- 下一篇:风电机组振动检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