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66478.3 | 申请日: | 201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7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齐继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20 | 分类号: | H01L33/20;H01L33/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结构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制造方法,包括:
(1)、在蓝宝石衬底上形成发光外延结构;
(2)、在发光外延结构上形成电流扩散层;
(3)、在电流扩散层上形成第一导电电极;
(4)、将做好第一导电电极的发光外延结构形成在另一导电衬底上,构成倒装结构,保证蓝宝石衬底朝上;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5)、将蓝宝石衬底减薄至指定厚度及指定粗糙度;
(6)、对上述减薄后的蓝宝石衬底进行光刻处理,得到电极结构图案,并将带电极结构图案的蓝宝石衬底剥离,露出部分发光外延结构;
(7)、在露出的发光外延结构上形成第二导电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将蓝宝石衬底减薄的方法包括:
a1、用研磨的方法将蓝宝石衬底减薄至30~50um;
a2、再通过抛光的方法减薄至2~10um,粗糙度为10~10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将蓝宝石衬底减薄的方法包括:
b1、用抛光的方法将蓝宝石衬底减薄至2~10um,粗糙度为10~10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将蓝宝石衬底减薄的方法包括:
c1、用研磨的方法将蓝宝石衬底减薄至5~15um,粗糙度为50~50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导电电极上形成钝化层。
6.一种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电衬底;
第一导电电极,位于所述导电衬底上;
电流扩散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上;
发光外延结构,位于所述电流扩散层上;
蓝宝石衬底,位于所述发光外延结构上,所述蓝宝石衬底出光侧表面为粗糙面,厚度为2~15um,粗糙度为10~500nm;
至少一个第二导电电极,位于所述蓝宝石衬底侧并穿过蓝宝石衬底与所述发光外延结构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外延结构包括:
第一电性半导体,位于所述电流扩散层上;
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性半导体上;
第二电性半导体,位于所述发光层上;
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性半导体上,所述缓冲层与蓝宝石衬底相连;
所述第二导电电极穿过所述缓冲层与第二电性半导体相连。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具有两个电极,两第二导电电极位于蓝宝石衬底出光侧两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与第一导电电极极性相反。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上设有钝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647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蓝牙传输的电子听诊器
- 下一篇:用于人体胃肠动力检测的无线记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