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甲苯一步合成甲基苯胺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5007.0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7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吉;张东升;高丽雅;李佳;李芳;赵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47 | 分类号: | B01J23/847;B01J29/48;C07C211/47;C07C20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赵凤英 |
地址: | 30040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苯 一步 合成 甲基 苯胺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芳香烃氨化反应合成,具体为一种由甲苯一步合成甲基苯胺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甲基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医药、染料、橡胶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其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甲基苯胺合成方法,如硝基甲苯还原法(Journal of Catalysis191(2000):467~473)、甲基苯酚氨化法(US Patent 3272865)以及卤代甲苯氨化法(CatalysisToday 37(1997):121~136)等,这些合成路线工艺复杂,原子利用率低,且副产物多、易产生大量对环境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绿色合成化学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而中国专利CN 1706808A提出以氨水为氨化剂、美国专利US Patent 3919155、US Patent 6933409B1以氨气为氨化剂,均可以直接由甲苯合成甲基苯胺。该方法简化了工艺,提高了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但甲基苯胺收率较低。
近年来,US Patent 2401525、US Patent 2585355报道以羟胺为氨化剂,可以使芳香烃发生氨化反应生成对应的芳香烃胺化物。但是,多数报道集中在苯与羟胺盐反应合成苯胺的反应(Journal of Catalysis 245(2007):446~455,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 351(2008):59~67,Catalysis Letters 54(1998):125~128,Catalysis Today 81(2003):319~328,和Chinese ChemicalLetters 20(2009)238~240等)。对于甲苯的氨化反应,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篇报道。
Kuznetsova等人对甲苯的氨化反应进行了研究(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 161(2000):1~9),所选用的催化剂为Na4PW11O39Fe(H2O)、V2O5/TiO2和Pd-V2O5/SiO2。以Na4PW11O39Fe(H2O)为均相催化剂时,甲基苯胺收率为20%,但是该催化剂的制作方法繁琐,反应后催化剂不易于产物分离,且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比较困难。而采用负载型催化剂V2O5/TiO2和Pd-V2O5/SiO2时,甲基苯胺收率分别为25%和26%,且这些含V2O5的非均相催化剂,制作方法简单、有利于催化剂和产物分离;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催化剂的使用量大,该负载型催化剂与原料硫酸羟胺的重量比高达1∶1.6,催化剂的活性较低;而且,所用溶剂中含有H2SO4,反应后需要使用NaOH中和处理反应液,从而产生大量的废水;另外,由于溶剂中含有H2SO4,易造成活性组份钒从V2O5/TiO2和Pd-V2O5/SiO2上溶脱,这影响了催化剂的回收和再利用,而且活性组份的溶脱对产物的分离及环境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5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