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后部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4932.1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8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松浦范和;高桥贵幸;长谷川厚;三浦祐辅;金指一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金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后部 构造 | ||
1.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左右一对的后车架,对在车身的后部前后延伸的悬臂进行支承;后横梁,跨设在所述后车架上,其特征在于,通过前后延伸并向下方弯曲成凸状的杆将所述后横梁和设在该后横梁前方的中央横梁连结,该杆的后端部被用托架从下方包住,并通过所述托架紧固在所述后横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配置在设于车身下部的燃料箱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在截面为帽形状的凸缘部(27e)紧固在后横梁底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杆的后端部,将杆侧壁和托架的侧壁经由侧壁的开口通过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而焊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上下偏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通过所述杆和侧方的箱支承杆而结合在车身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是箱防护杆。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的前端部从杆下表面贯通紧固在中央横梁的底面上。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在凸缘部(27e)具有螺栓穿插孔,该螺栓穿插孔比后横梁的底面的紧固孔大,或被制成长孔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49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二轮车
- 下一篇:一种全数字逐次逼近寄存器延时锁定环